《風暴佳人》英文原名"Agora",啊,不對,應該要說是希臘名。
在希臘語中,“Agora”是「市集」的意思,在古希臘,是即可非只有交易的功能,它還具有政治、經濟、文化的意義,當時只有男人才能出入這個場所,參與辯論,討論政治。
這部歷史考據、美術、演員皆盡善盡美的電影,描述了西元5世紀,古希臘時期的女性哲學家 希帕提亞 的故事。
雖然有宏大的企圖心,這部電影卻沒有如其他類似的作品一樣,要嘛為史詩的格局失去人性的細膩,要嘛為角色的描寫而嚴重忽略歷史細節,可說是把古希臘精神至美至善的精神發揮地極為動人,是一部上乘佳作。
托勒密王朝
電影的故事發生於公元四世紀的亞歷山大城,也就是托勒密王國的首都。
「托勒密王朝,是由馬其頓君主亞歷山大大帝死後,其將軍托勒密一世所開創的一個王朝。托勒密王朝主要統治埃及,是埃及的一個朝代。首都在亞歷山卓。第一代君主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將領托勒密一世,最後的君主是女王克利奧派特拉七世和其兒子托勒密十五世·小凱撒。這王朝的諸位君主都被埃及歷史上認爲是法老。埃及托勒密王朝一裔中兄妹或姊弟通婚很多。男性後裔常稱托勒密,女性的名稱常有克麗奧佩脫拉、貝勒尼基和阿爾西諾伊。其中最後的女王克利奧派特拉七世埃及豔后是最爲後世所知的。」(維基百科)
也就是說,故事雖然發生在埃及,卻有濃濃的希臘色彩,無論是場景、服飾還是學術方向,都充滿當時理性、追求精神崇高的古典審美。
希帕提亞 Hypatia of Alexandria
女主角希帕提亞(370年-415年),是亞歷山大城當時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占星學家以及教師。
希帕提亞沒有肖像傳世。上面這張畫像是拉斐爾在畫作《雅典學院》中所繪的白衣女子,後世普遍相信此人即為希帕提亞,
希帕提亞為 席昂 ( Theon of Alexandria )—亞歷山大圖書館最後一位研究員—之女,他既是父親,也是啟蒙者。
於是約在公元400年時,希帕提亞成為亞歷山大城中柏拉圖學派的領導者,講授數學與哲學,學生中亦有許多知名的基督徒。
電影中的希帕提亞與父親
她的同代人──基督教史學家索克拉蒂斯在他的所著的《教會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當中寫道:
「 亞歷山大城中有個名為希帕提亞的女人,是哲學家席昂的女兒,她不但在文學與科學領域造詣甚深,也遠遠超越與她同代的哲學家們。她承繼了柏拉圖與普羅提納斯的學派,向聽講者闡述他們的哲學理念,許多人不遠千里而來,只求能獲得她的點撥,基於良好的教養,她有一種沉著從容、平易近人的氣質,她經常出現在公共場合、出現在當地的行政長官面前,從不因參與男人的集會而羞窘難為情。而對於男人而言,由於她超凡的尊嚴與美德,他們只有更敬愛她。」
由於羅馬帝國的崛起,激化了基督教和埃及、希臘文化多神信仰之間的衝突。希帕提亞艱難地身處異教徒與基督徒的衝突之間,但雖身為異教徒,希帕提亞仍受到許多基督徒的崇敬,後世的一些基督教作者甚至將她的地位提升為美德的象徵,常被描寫成至死仍保處女之身 ( 啊,原來這樣是美德啊-.-....不過在電影裡她有結婚 )。
《蘇達辭書》(The Suda)中描寫她將女性衛生用品擲向一個求愛者,藉此拒絕他的追求。在電影中她是以此拒絕 歐瑞斯提斯 ( Orestes ) 的求婚。
信仰衝突
391年,亞歷山大城的主教 提阿非羅( Theophilus )摧毀了城內的一些異教信仰中心,其中可能包括亞歷山大博物館、塞拉皮雍(Serapeum)神廟。
電影中的 Theophilus
在衝突中被基督徒毀棄的 塞拉皮斯 ( Serapis ) 像
同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 Theodosius I )頒布禁令,禁止各種類型的異教崇拜。原本已經嚴重的對立升高,此後,整個羅馬帝國的基督徒都投入了打擊異教的行列。
412年,西里爾 ( Cyril ) 出任基督教的大主教,在亞歷山大港大力推行基督教的傳播。
隨著基督徒三番五次地掀起動亂,羅馬執政官下令多神教徒撤出亞歷山大圖書館,基督教自此在亞歷山大港取得了壓倒性優勢,開始對異教徒進行大肆迫害。
電影中的 Cyril
電影中的多神教徒跟基督徒衝突失敗後逃入圖書館
多神教徒被強迫驅離圖書館時,人人搶救卷軸,以免被入駐的基督徒焚毀
純粹覺得瑞秋很正再放一張
不只多神教跟基督教,基督徒跟猶太教徒在當時也常常出現暴力鬥爭
我信仰哲學
在電影中,希帕提亞主要在思考的是天體學,也就是托勒密學說 ( 托勒密地心體系 ) 的謬誤。把軌道從圓形的,修改為橢圓形。
電影中和 Aspasius一起解決了圓形軌道的不圓滿解釋。這段拍的絕美。
沒什麼重點,又是純粹覺得很正,再放一張
電影中最後背棄老師的 Synesius
「我們為什麼要聚集在此,聽一位沒有信仰的人說話?」「我信仰哲學。」
希帕提亞昂著頭,在會議上指責基督徒的暴力威逼。
「如果我們敢於面對世界的本相會怎麼樣?讓我們屏除先入為主的講法。」
和口口聲聲「上帝可證」的人不同,她不是將哲學當成一件稱頭的奢侈品穿在身上,也不是自我意志強行推動的工具,而是全身心的崇尚理性,想用思考,用頭腦,想要去追尋內在乃至宇宙的真理。
最後她對仍想勸服她用歸順來保住一命的辛奈西斯說:「你對你的信仰深信不疑,但我不行,我必須懷疑。」
她直指了要找到真理必須的核心—「懷疑」—也因此在那個時代中賠上性命。
死亡
關於希帕提亞遭受暴民攻擊而死的說法,各來源版本頗有不同。
有的說,這是地方基督徒自發性激起的行為,亞歷山大城的總主教 區利羅因為跟總督 歐瑞斯提斯( Orestes, 電影中被拒婚的那一位 )間有矛盾,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也有的說,這是羅馬皇帝直接支持的陰謀。
索克拉蒂斯在《教會史》中如此描寫她的死亡:
「她是政治嫉妒的受害者,在那段日子裡這種現象很常見。由於她經常與歐瑞斯提斯晤面,在基督徒中便有謗言流傳,說就是她在阻擋歐瑞斯提斯與總主教和好。也因此,有些基督徒就受到怒火與執迷的熱血驅使,由一個名叫彼得(Peter, 剛剛查IMDB,發現這位 Peter 居然也有人演@@,可見劇組的用心良苦...)的禮拜朗誦士為首,埋伏在希帕提亞返家的路上,將她拖出馬車,帶到一所叫做西賽隆(Caesarion)的教堂中脫個精光,以磚瓦殺死了她並將她分屍。她傷痕累累的四肢則被帶到一個叫做辛那隆(Cinaron)的地方焚燒。這事件的臭名滿天下,不只是針對西里爾而已,而直指整個亞歷山大城的基督教會。這件事發生在四旬齋齋期的三月裡,是西里爾擔任主教教職的第四年(公元415年)、霍諾里烏斯第十次、迪奧多西一世第六次擔任羅馬執政官時。」
《天主教百科全書》:
「422年發生的幾場暴亂裡,其中一場讓行政長官卡利斯圖斯(Callistus)喪了命,而另一場則是對女哲學家希帕提亞的謀殺。希帕提亞是位備受尊崇的教師,屬新柏拉圖學派,年高(據說也)德邵。她是歐瑞斯提斯的朋友,許多人認為,就是她在總主教跟總督之間作梗,阻撓兩方言和,於是,一群以讀經士(lector)彼得(又是Peter...-.-到底為什麼他的名字被記的這麼清楚啊...)為首的暴民,將她拖到一間教堂裡,以陶器碎片將她的肉刮下,直至死亡。根據所奎德所言,此事對亞歷山大城的基督教教會及當時的總主教而言,都是極大的汙點。但是,讀經士並不算是神職人員(Scr.,V, xxii),而所奎德也並無暗示此事必須歸咎於西里爾本人。固然達馬斯基奧斯曾做出如此的控訴,但那都是事後諸葛的後世論證,況且,他本就憎恨基督徒。」
所謂的「她被指控跟亞歷山大城提督歐瑞斯提斯走得太近,這個罪名在神職人員間傳了開來,他們於是認為她阻撓了歐瑞斯提斯跟總主教西里爾之間的友誼。」在電影中實際上兩人是夫妻關係,希帕提亞甚至被暗示已經做了母親,但電影刻意淡化了這點,想必是不想節外生枝。
原本是希帕提亞學生的歐瑞斯提斯後來當上總督,娶了希帕提亞
維基百科還有相當多她是怎麼被「符合君士坦丁二世對巫術明正典刑」的方式殺害,在此不收錄了,免得不舒服。
後記於02/28:
過去曾有個舊識說過有些人希望做什麼等等來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
對我來說,我欣賞才智,自己也盡力去達到,但目標並不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很聰明,而是出於自己很難毫無罪惡感地忽略某些我已經察覺它是有漏洞的說法,無論這種漏洞是否只是基於方便。我始終有這種不知名的動力。
相反的,我認為若你真的求來這個東西,可要想清楚,因為追求真理不是一枚漂亮的勳章,而是一種責任。它不會帶給你安寧。
追求真理就是意味擔起不安寧的責任一生命本身的責任。
後記於03/21:
「給人印象最深的發現之一是使星球不斷發出光和熱的能量來源問題。有一個參與這項發現的人,在他認識到要使恆星發光,就必須在恆星上不斷進行核反應。之後的一天晚上,他和他的一位女朋友出去散步。
當這個女朋友說:『看這些星星閃爍得多美啊!』
他說:『是的,在此刻我是世界上唯一知道為什麼它們會發光的人。』
他的女朋友只不過對他笑笑。她並沒有對於同當時唯一知道恆星發光原因的人一起散步產生什麼深刻的印象。
的確,孤單是可悲的,不過在這個世界上就是這個樣子。」 (這則故事的男主角是漢斯·貝特。)—理查費曼
後記於03/21:整理自《人體的彩虹》 講述中東、歐洲文化圈的篇章:
「在這個文化圈中,最原初的是兩河流域的「蘇美文化」和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古文化」。
4000年前,希伯來人從兩河流域移民到迦南 ( 現今以色列 )。
200年後,他們被埃及人征服而在埃及住了400年,深受尼羅河文化的影響,然後又移民回以色列。
從摩西到瑪拉基,又花了約1000年的時間,才逐步形成了獨特和系統性的希伯來文化,並用希伯來文寫成了能清晰表達希伯來文化世界觀和信念的《舊約》( 對事實的尊重、尋根究底的科學精神 )
西元30-70年間,保羅把希伯來文化 ( 猶太教 ) 和耶穌基督的思想—博愛、寬容、尊嚴—從中東帶到了歐洲,並用當時的通用語言—希臘語—寫成《新約》。
希臘境內多山 ( 很難發展束縛思想的中央集權帝國 )、海岸線綿長 ( 貿易文化、見多識廣 )、與蘇美、尼羅河、波斯這三大古文明都有適當距離 ( 受影響卻能維持獨特性 )。
在這種基礎上,《新約》可說是希伯來文化和希臘文化匯流的產物。
在羅馬帝國初期,希臘文化享有崇高的地位,然而300年後,天主教成了羅馬帝國的國教,希臘文化被貶斥為異端學說,希臘人大舉逃亡,大批古希臘文獻因而流落海外。
1000年後,歐洲正處於中世紀晚期,一方面資本主義興起,新興的資產階級求更多權力;另一方面,千年的政教合一導致羅馬教廷的腐敗。
十字軍東征的陰錯陽差,使重返歐陸的古希臘文化成了思想的亮光。
這個改革與守舊的衝突過程常被稱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起於1321年但丁的《神曲》;宗教改革則起於英國神學教授威克里夫的反抗言論。而300年的艱辛成長最終於1689年英國光榮革命開花結果。
雖然包著藝術和宗教的外衣,這個過程的內核實際上是思想的變革。民主體制的出現導致了思想解放,進一步為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奠定基礎。」
有趣的是,這段文化解說剛好可以讓我更理解這部電影的背景。
後記於03/22:
前幾日朋友問我最近過得如何,我直覺回答說很累,腦中浮現的是Exhausted這樣大寫的單字,突然意識到這是我真實的想法。
可能心智開始走向成熟,又逐漸可以把之前所學的整合成一個思想平台,在上面進行許多構想推演,如此一個個人成長半進不退的時期,在腦中實在進行得十分艱難。
原本對她們形容是向一個小讀書會,後來覺得不如說是在讀一人研究所: 發現問題-->定義問題-->選定思考方式-->思考-->建立假說-->設計實驗-->驗證-->觀念建立。過程全由一人流水線完成。左手是各種思想、知識不斷輸進的資料庫,右手是必須趕快整合加工好清理出去的沉思線。日復一日,無上下班的如此工作。
這時會覺得雖然孤獨這個研究室好,有個夥伴可能更不錯,就算不能一起解決問題,也能分擔因思考碰壁而帶來的煩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