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2675da57c423ea1cfa14ff53955345b.jpg


今天看到一篇娛樂報導是關於桂綸鎂的《單身日記:桂綸鎂慘戀十二年?我不需要婚姻給我安全感》,激起排山倒海的女性朋友們反思:為什麼只有女人需要被問這種問題?女人的青春真的比男人珍貴嗎?如果單身很快樂何必嫁人?一定要有孩子才能讓女人完整嗎?

對我來說,這些問題與其說是女性主義的反思,還不如說只是一些人生基本的哲學問題,轉換成男性也是完全適用的。
只是身為女性,當然更能理解我們普遍對權力和力量較無興趣的特質,會導致在對這個世界表達想法時面臨的劣勢。另外,也必須對整個文化因生理結構鼓勵我們追求的「圓滿」有所警惕

    
無論如何,比起這些詰問,有個我更感興趣的東西,是身為這個議題指標的眾多女明星(大眾對完美女性的直接投射)對於這些標籤的反應。

台灣女星中我最常聽到的是像桂綸鎂這篇報導這樣,面對外界標籤直接點明感情並非人生唯一指標。

但幾年來不知道是媒體刻意炒作還是怎麼,每次一看到有女明星接受訪問又大概是那幾套搬來搬去時,未免會有一點反感,尤其是很挑明了把「堅強」、「自由」、「獨立」等字眼一個一個往身上扣。
因為我覺得那些事情是不用言說的,只稱得上一個願意獨立思考的人最基本的思想,而非現代女性應該安於的目標。

我心目中最想追求的女性主義,就是把人生過得有意義,不畏懼自己女性的特質,也不貶低男性,只是時時刻刻反思對自己而言這些差異有何意義、社會期待有何意義。


瑪莉詠柯蒂亞 ( Marion Cotillard ):「拍電影跟性別沒有關係,你不可能去跟坎城影展主席要求說男女導演的比例要平均。對我來說這並不是真正的平等,反而造成了兩性之間的分裂。我的意思是,我不認為我是一位女權主義者。」「男女之間本質就不同,有時候女權主義製造了太多分裂。」

雖然她這麼說,但我覺得她本身行為就完全符合我心目中女性主義的模範:自然展現自己女性特質,敢於付出愛接受愛,不需要婚姻保障安全感。

81zX3TQ7bES._SL1500_.jpg

poster_large_1301.png

Deux_jours,_une_nuit_poster.jpg

       

娜塔莉波曼 ( Natalie Portman ):「我很開心這樣的話題變得更常見了。你會看到有些電影工作室會選擇女導演,只是為了要回應性別歧視的壓力。但我想若是說女導演比男導演優或劣,這是錯的,每一個導演都應該有他們的視角。在法國,年輕女性導演要比男性還多,不過大部分主流的電影工作室都是男性主導,做決定買片、把那些片放在電影院裡的,也都是男人。」「應該多問男性,身為一名父親對他們來說究竟具有什麼意義,而不是少問女性同樣的問題。

我很喜歡她很平和公正的面對這些提問,並直接以身體力行的方式表達訴求,不僅在女演員珍貴的演藝生命中積極擔任導演、製片,直接落實女性直接參與電影製作,還在選片上大力支持女性導演、女性演員。

在男女嚴重不平等的好萊塢裡,只有她跟少數幾位女演員能真的做到跟男演員並駕齊驅,( 例如梅莉史翠普 ( Meryl Streep )、凱特布蘭琪 ( Cate Blanchett )、茱蒂佛斯特 ( Jodie Foster ) ),多年來成功詮釋許多不同面向的女性角色,真的做到不只是男性電影的配角,甚至持續量產女性電影。

劇評家形容她:「不像任何一位同齡女演員,她既不會太脆弱、也不過於剛毅」,這也是我特別喜歡這位女演員詮釋的女性角色的原因。

anywhere-but-here-1999-us-poster.jpg

88Hv8Q7C0Gqz85RbIjMdQkwmCnD.jpg

The-Other-Woman-hollywood-movie.jpg

une-histoire-d-amour-et-de-tenebres-2015-movie-poster-e.jpg

200792.jpg

1366_2000.jpg



「一個人也可以活得很好」的女明星,不論走不走進婚姻,都完整了對「自己」的責任,那已經足夠,卻不是我所追求的女性主義。

因為是女性,所以學習自在走進更多身分中,堅持活出不止是一個妻子、媽媽、媳婦,還是自己的多元形象,並把這樣的態度內化到對世界更大的關懷中。
那是一種對社會身分和自我成長轉換間的自在安適,是我更想追求的智慧,也是更寬廣的自由。

裡裡外外散發出那樣的氣質,每次訪談都言之有物,那才是我最尊崇的女力

 

ps.封面那部電影「蒙娜麗莎的微笑」( Monalisa smile ) 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女性主義的電影,背景是20世紀初的美國。歷史考據、美術場佈、演員、故事內涵皆近一流,值得一看。

 


後記於12/19:我很喜歡這段瑪丹娜於12/14獲頒告示牌音獎「年度風雲女性」 ( Billboard Woman of the Year ) 的演說全文:

「在我面對公然的厭女情結、性別歧視,以及不間斷的欺凌、無情虐待之下,謝謝大家賞識,讓我能持續34年事業。
在我剛起步時,還沒有網際網路,所以人們必須當著我的面罵我。當時世界比較單純,我也就沒幾個人要反擊。

剛搬到紐約時,我還是個少女。而1979的紐約是很恐怖的地方。
在那的第一年,我就被槍口指著,在屋頂上一把刀頂著我的喉嚨,給強了姦,我的公寓甚至被盜闖了好幾次,到後來,我索性連門都不鎖了。再之後的幾年,因為愛滋病或是槍殺,我失去了幾乎每一位擁有的朋友。
誠如你可以想像,所有這些意想不到的事件,不僅幫助我成為勇敢的女人,能夠站在你們面前,而且還提醒著我,我是脆弱的,畢竟人的一生沒有什麼是真正安穩的,除了自我相信之外;也讓我了解到,我不是我的才華的擁有者,我甚至不是什麼東西的擁有者,我所擁有的每樣事物都是上帝的禮物,就連那些曾經發生在我身上的(消音)事-甚至持續發生著-都是讓我得到教訓,使我更堅強的禮物。

獲頒為年度女性,我問我自己身為一個在音樂產業的女性我可以講些什麼?身為一位女人我可以講些什麼?
當初我開始創作歌曲時,我根本就沒有想到性別的事,我沒有想到女性主義。我只想成為一位藝術家。像是Debbie Harry 和 Chrissie Hynde 還有 Aretha Franklin,他們當然啟發了我,然而我真正的謬思是David Bowie。他體現了陰陽特質,而這很適合我,他讓我覺得,這世上是沒有規範的,但我錯了,這世上的確沒有規範 –只要你是一個男孩。如果你是一個女孩,你就必須照著遊戲規則走。

這遊戲規則到底是什麼?

你可以既漂亮又可愛又性感,但不要表現得太聰明,不要有什麼想法,至少不要有不符合現下的想法。你可以被男人物化穿得像個蕩婦,但不准擁有屬於自己的蕩味,而且不可以,我重申一次,不可以,和世界分享你的性幻想。照著男人想要你成為的,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男人相處時要讓其他女人自在。
最後,千萬不能變老,因為老了是一個罪過,你會被批評,你會被詆毀,你會絕對被電台封殺。

剛成名時,我的一些裸照上了Playboy還有Penthouse雜誌,那是過去為了賺點錢在藝術學校當人體模特兒拍的。那些並沒有很性感,我看起來還蠻無聊的,事實上我也的確是。而這些照片被刊登後,人們以為我會因而感到羞愧,但我並沒有,而這困惑著人們。最終我沒再被理會,因為我嫁給了Sean Penn,不僅僅是因為Sean他會對你的屁股開槍,更因為我已名花有主,所以接下來一段時間內我不被認為是一個威脅。

幾年後,離了婚恢復單身—抱歉了Sean—我做了Erotica這張專輯,出版Sex Book。我還記得我成為了每家報社雜誌的頭條。所有我讀到關於我的都是咒罵,我被稱為淫婦或者女巫。一個頭條標題把我比做為撒旦,我說,等等,Prince 不也露出屁股,採高跟,套網眼,上唇膏嗎?是的沒錯,但他是個男人。這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解到,女人沒有和男人同樣的自由。我記得被擊垮的感覺,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能振作起來投入創作 - 繼續過著我的人生。我在Maya Angelou的詩裡,James Baldwin的創作裡,Nina Simone的音樂中尋求慰藉。我記得我希望著能夠擁有一個女性同行讓我尋求擁護。

Camille Paglia,一位有名的女性主義作家說,我的自我色情物化使女人倒退,我就想:­是嗎?如果身為女性主義者,你就不能擁有性慾,你得抗拒它。那我就想,操他媽的,老娘是另一種女性主義者,老娘是壞女性主義者。

人們說我很有爭議性,但我想我所做過最有爭議的事就是逗留至今。

我想對所有女人說的是,女人已被長久壓迫到去相信男人對她們所說的關於她們的一切。她們相信必須靠男人才能把事情做好,當然是有一些非常好的男人值得依靠,不是因為他們是男人,而是因為他們值得。

作為女人,我們必須開始欣賞自身的價值,以及其他女人的價值,尋求結交堅強的女人,與其結盟,從其身上學習得到啟發,互相合作支持,啟蒙自我。

誠如我稍前說的,重點倒不是在領受獎項,而是擁有這樣的機會在你們面前,以一位女人、藝術家、人類的身分,說一聲謝謝,這不僅是對一路上關愛支持我的人們-你們無法……無法想像你們的支持有多麼重要(哽咽),也是對那些懷疑者、反對者,使我日子難過,說我不能、不會也不准的每一位,你們的抵制使我更加堅強,讓我更加努力,成就了如今戰士的我,成就了像我如今這樣一個女人的我。所以,謝謝你們。」



後記於01/08:挺同酬不怕做婊子!娜塔莉波曼:女人,不只是別人的妻子與母親

當你真正去理解生存,你會發現一位母親的境遇與小時候讀過的公主故事天差地遠。

我想,這就是為何童話中公主的媽媽都會在故事開始前去世的其中一個原因。



後記於06/04:

下載.jpg

今天看到一個關於馬克洪的笑話,笑話很可愛,但下面的回覆真的讓人吐血。

1.PNG

3.PNG

2.PNG

當下我只想到瑪丹娜這句話: 
身為女人,千萬不能變老,因為老了是一個罪過,你會被批評,你會被詆毀,你會絕對被電台封殺。「功成名就」

愛情神話是隨著時間不得不背負的原罪。過了育齡後,我們將在社會的閒語冷眼中加速老去。

 

後記於03/11:讀 西蒙波娃第二性有感

 男子間的友誼,是建立在個人的觀點和興趣上;女子間的交往,則是由於她們處於共同命運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
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男人早就懂得,想要快活,就要靠自己。 
而女人,上天賜予她們的美好禮物其實早就標好了價格。

 人們常說,女人打扮是為了引起別的女人的嫉妒,而這種嫉妒實際上是成功的明顯標誌;但這並不是唯一的目的。
通過被人嫉妒、羨慕或贊賞,她想得到的是對她的美、她的典雅、她的情趣——對她自己的絕對肯定她為了實現自己而展示自己

 服飾對許多女人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們可以使女人憑借幻覺,同時重塑外部世界和她們的內在自我。
打扮不僅僅是修飾,它還表明了女人的社會處境。

 無數的女人都在反復重復着這樣的生活方式——無聊、期待和失望。即使是自戀者,也包含着想被別人欣賞的意味

 一個女人如果「功成名就」,如果在某種真正的職業當中,如在戲劇,音樂,舞蹈當中被承認是一個天才,便會擺脫高級妓女的地位,她能夠懂得真正的獨立
但是大多數人一生都處於不安定的地位,她們永遠需要重新勾引大眾和男人

 一個人不是生下來就是女人,她是變成女人的。( 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 ) 

 

後記於03/01:

4r7r00031pr939n89245.jpg

魯斯.巴德.金斯伯格( Ruth Bader Ginsburg )的六個建議:

 培養孩子熱愛閱讀,這是通行世界的護照

不管你對孩子有什麼期望,或者你的孩子對她自己有什麼期望,『愛上閱讀』 都是你能給她的最好的東西。
母親是我認識的最聰明的人之一,她有很強的求知慾。總是教導我要保持優雅,不要被憤怒、嫉妒、怨恨這類情緒左右。因為,這些情緒只會消耗妳的能量,而且浪費時間。

 永遠保持獨立,知道自己是誰

社會總會把人朝不同方向拉扯,試圖把我們塑造成我們不想扮演的角色,所以,我們,尤其是女孩,永遠要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

 嫁給正確的人,他應該對你的想法感興趣

真愛你的人會對你的想法感興趣。馬丁對我的談話和想法很感興趣,那時大部分男生根本不在意一個女孩是否有頭腦 —— 事實上,他們更喜歡妳沒有。」

 放下焦慮,簡單地去努力

 你能讓自己更幸運,運氣是你對環境的反應

「大環境雖然是運氣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運氣更多的取決於你對環境的反應,懂得這個道理的人更有可能成功。」

 人生需要一點聾,不管職場還是婚姻

排除雜音,關注事實本身。

640(2).jpg

4r7p0004np4835s17309.jpg

640(8).jpg

 

後記於04/02:「這就是女孩子在這種世界上最好的出路—當一個美麗的小傻瓜。」—《大亨小傳》

 

後記於2020/07/07:「《方舟》裡的她們則拒絕擴張這種供男性享受的東西,她們所擴張的是和男性同樣的立足的素質。然而,她們卻沒有意識到,當她們極力將自己推到和男性同一起跑線上去的時候,她們因為違反自己性別的努力搞得筋疲力盡,碰得遍體鱗傷,只能互相舔著傷口的時候,這個世界並沒有因為她們的參加有所改變,相反,卻因為她們的取消女性性別更為堅固的男性化,她們的努力實質上是承認了這個世界的男性主宰權。」—《小說家的十三堂課》

 

後記於2021/12/03:章小蕙

「從前我們沒有那麼多聲音,沒有那麼多媒體在身邊,所以你會慢慢形成你的個性,現在可能就不容易有個性形成的時間。你總是要變成一堆人裡的一個,否則你就不合群。可我覺得還是要先搞明白自己的個性,你需要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我覺得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缺失這樣的教育。”
好萊塢一個很火的造型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即便你有完美的衣裝、完美的造型,如果你不能理解這些東西,這種『不理解』,是會從照片上反映出來的。

「你要先瞭解你自己,清楚自己要什麼,之後你就能慢慢區別出很多事情,生活中撲面而來的事情,那些社交媒體拋出來的東西,你就可以有能力去篩選,而不是迷失。」

「其實我也會偷看別人兩眼啊,心裡想,哇,好漂亮。有些女生就是那種走出來會發光發亮的女人,無論你穿的是什麼衣服——那種光芒是由內心散發出來的。」 

「其實我是一個非常傳統的人,那個時候的20幾歲和現在的20幾歲完全不同,我那時認為女人的一生就是談戀愛,喜歡一個人,然後結婚,做一個好妻子,生孩子,當媽媽,然後再生……就這樣過下去了。離婚之後,對很多事情的想法都改變了,真正要長大了,不能再像一個鈍胎兒了。我常常覺得自己屬於成長得比較慢的,現在十幾歲的女孩子已經表現出一種控制自己命運的樣子了,我好像三十多歲了才有像人家十七八歲的女孩子的心態。」 

「對男人,我只能說我見識得太多了,我已經明白不會有一個男人身上會有你要求的所有條件,所以不會想太多了。」 
「現在什麼樣的男人能吸引你?」 
「有內容的,有思想的,可以和我交流的,我覺得這樣的男人很性感。當然,也要長得好看,也要高高帥帥的(笑)。」 

「如果遇到自己的Mr.Right有沒有想過再婚?」 
「我覺得兩個人要維持一段婚姻,必須找到一個美好的距離才能維持。假使愛情有額度,天天消耗,慢慢就會麻木了。我覺得婚姻是一個不合時宜的制度,如果我真地找到一個合適的人,我可能會和他維持一段關係,而不是一段婚姻。因為婚姻需要彼此尊重,彼此妥協,你要時時敏感,不能得過且過,不能覺得反正是被吃定了,不會走掉了。」 

「對你自己哪裡最滿意?」  
「嗯,我覺得自己這裡挺不錯的(指著自己的腦袋),我想是我的幽默感吧,在面對很多很困難或者很尷尬的時刻,我的幽默感就流露出來了。 

「如果回到20歲,你會不會重新設計自己的人生? 
「我覺得還是一個笨笨的女孩子吧。我不會策劃自己的未來,不會想那麼多那麼遠。所以如果我現在回到二十歲,肯定還是逃不過那段鈍胎兒的歲月(笑)。 

「你認為女人的黃金年齡是什麼時候?」  
「一定是二十九歲!這個年齡的女人已經擺脫了女孩子的稚氣,也沒有開始衰老的緊迫感。開始會打扮,學優雅,又不會顯得老氣,各種各樣的服裝都嘗試過了,已經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風格。雖然我已經過了那個年齡,但是我整個狀態非常非常像二十九歲。真的,現在來約會我的人都是三十多歲,他們都不相信我的實際年齡。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的事,所以我常說不要為了眼前的東西把自己『賣』掉,因為那是最笨的一種方法。」

「我現在五十幾歲,才可以回想過去。二十幾歲時能回望什麼?二十幾歲就是向前。」

「我可以從一支口紅、一杯茶、一部電影裡找到我的美好。我的審美,是我的保障,是我個人的財富。你要自己建設好自己的財富,再去擁有,而不只是簡單的一個刷卡動作。
在時裝裡,有些東西是無法從店裡衣架上買到的,即優美姿勢、機智幽默和魅力。這些都是你個性衣櫥裡的一部分。」

「我剛才問到一個問題,42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意味著什麼?你介意我提到你的年齡數字嗎?」  
「不介意,全世界都曉得。你有沒有聽過中年危機,或者是一個中年誘惑。有人說40是人生命的開始,我非常相信這句話,因為在我39歲的時候,我真的不曉得我會當一個演員。我關了時裝店之後碰到楊凡導演,他把我抓去拍電影,把我整個演藝事業展開。所以我說這個是我真的第二個輩子,就像第二次生命,NEW LIFE。 」

「因為我走過婚姻,也走過非常濃烈的男女感情,走到現在才覺得兩個人相處是非常考究的學問,有很多妥協的學問。
假設要維持一個好的關係,可能需要有非常好的距離,只有美好的距離才能維持一個關係的存在。」

「我是從16歲開始約會的,我22歲就結婚。我整個20歲的階段,整個30初頭的階段都是在生孩子、帶孩子,做一個好媽媽,做一個好妻子,整理家務,就以為這樣子就好了。結果我迷失了,找不到我自己,那個時候真的很害怕。我把所有的時間,十幾年來的時間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全部放在整個家庭身上,我自己要的是什麼?我自己的需求是什麼?都不曉得。我離婚之後開了時裝店,我寫了很多很多稿子,當了作家,看了很多很多的書,才曉得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很多方面。可能我有一點格格不入的感覺,我去香港的時候覺得不曉得為什麼,有一點格格不入。我就想沒關係,因為有愛,我可以適應,因為有愛,我可以去遷就,因為有愛我可以為了我愛的人留下來。
你有沒有聽過美人魚的故事?她生活在水裡很開心,有漂亮的嗓子。有一天遇到岸上的人,她覺得因為有愛可以跑上岸,可以跟她一塊兒住,為了愛可以遷就,可以去適應。她最後變成泡沫之前,她還失掉了她的嗓子,而且每一個人看到她都誤解了她所做的一切。那個時候岸上的人不愛她了,她最後成為泡沫。她回到海裡面,她找到她的大海,居然找回嗓子。   
我覺得一個人能有她自己的嗓子,能聽到她自己嗓子的空間是最重要的。

我在香港再找不到自己的嗓子,連空調也咒駡,跑到什麼地方都是很冷很冷的空調,跑到外面是熱死。我覺得真可能是一個象徵或者是徵兆告訴我你不能再留在這個地方,你跑到這個地方沒有嗓子,連空調也要咒駡的時候,你要走了。那我就要走了,結果我跑去美國很開心很開心,而且他們也很歡迎,而且那些機會全部都是鋪在你面前的,只要你走出第一步就有了。我覺得就是天時地利人和,所謂的命相、命家有多有名多威武,算完你的命也要你走出你的第一步。我就是不要聽你的。」

「就在這個中間啊,我很多時間吃飯盒,很簡陋。那個時候反而沒有約會,在時裝店,就像《基督山伯爵》一樣瘋了一樣在工作。那個時候我要找回我自己,結果從時裝店的營業額我擁有了我的尊嚴,我擁有了我的自主能力,我擁有了我的獨立能力,我擁有了安全感。你有固定的收入就會有安全感,之前有婚姻的時候,我前夫的職業沒有很穩定的收入,所以你從來都活在很慌張的時候,沒有安全感。我從事工作的時候,我拼命拼命工作,很有安全感,我自己養母親養小孩。2003年我打了一場官司,最後我贏了,擺脫整個案子。贏了之後我覺得人家就是看到我時裝店,好像營業額很高,看看能不能拿一些東西出來。我想打完那場官司雖然也贏了,可是我領會到這個可能不是我要走的路。那個時候我就關了時裝店就在街上遊蕩,導演碰到我,他說幹嗎呢?我說沒事做,不曉得該辦。我也沒有想過生活會怎麼樣,因為一直擁有四五年很穩定的收入,很開心很開心,也很穩定,沒有想到原來關了店就沒有了穩定的收入。那個時候真是在十字路口,碰到楊凡導演,他說來我工作室一起玩,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女明星。」

「那當然,他們是我的寶貝。很多人都問我會不會後悔,因為帶著他們,可能以後的約會就會有障礙。開玩笑,他們給我帶來了這麼多的歡樂,我炫耀都還來不及。」

「無論如何多忙、多糟糕、多累,在家裡有丈夫的時候,你一定怎麼都要畫一點點妝,不要不修邊幅,這是很多人都忽略了,覺得老夫老妻,反正我什麼都沒塗的時候你都已經看過了,覺得也是吃定了那種感覺。
我覺得一個女生,塗一點點口紅,或者是腮紅,就把自己打扮一下,你的伴侶可能會覺得你還是一個女人,不是一個沙發。也不是一個傭人。看到的人都會開心一點。光彩是很重要的。」

 

後記於2022/03/17:

又經歷一次幻滅,我就像章小蕙說的那樣,差點為了所謂「愛情」把自己的嗓子賣了要去換一雙腿。所幸黃粱一夢,醒得早。其實我並不怪這個人,但我這次學到了該有時候記得人家也沒有每次都考慮妳的感受,所以不必事事自責,事事考慮他們,尤其男人。

「有了在肉食廠的工作,讓她覺得自己很強大,讓她驚異的是,現在她感覺自己要比嫁給斯特凡諾時更強大,那時候她非常有錢,但事事要依賴著他。」—《那不勒斯四部曲》

一個人的日子多麼的空曠,事事都要堅強,而愛情的感覺又是多麼好,處處浮幻著雲朵泡泡。
但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zy 的頭像
    Lizy

    盆栽日記

    Li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