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onesheet.jpg

17歲的 Christine 居住在加州沙加緬度,是各方面再平凡不過的高中女孩。
普通的家庭,不盡完美的家人,外貌和才智上的不出色,讓在她即將上大學的最後這一年裡,不禁開始了自己或許永遠達不到的關於成功、關於夢想、關於性,關於愛的種種綺思異想...

導演同時也是編劇的 Greta Gerwig 在訪問中說:「我一開始想寫一個關於家鄉的故事,關於家鄉是如何在離開後才能被了解。然後我希望這個核心是個愛的故事,在母女之間的一個愛的故事。」

 

預告片

 

關於愛

1280x720-posterframeladybird.jpg

電影一開始,就是母女兩人開了21小時的車,做 Christine 的大學參訪。

從汽車旅館的整理棉被,到車上為了要不要聽錄音帶有大大小小的爭執,瑣事碎屑中帶刺帶酸的你來我往,上一秒還在為 史坦貝克 雙雙落淚,下一秒就呼天搶地鬧自殺,這就是青少女的平凡一天。

看到這段時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17歲時近看都是揚塵四起時的灰敗苦澀,25歲退一步才能看見在車子之外還是伴隨庸俗日常照樣輪轉的普照陽光。


Christine 的媽媽對 Christine 的各種偏離常軌的想法百般無奈,而 Christine 也難以對媽媽的複雜心情感同身受,只覺得不被了解。「哪有人可以同時溫暖又可怕 !?」「有啊,妳媽。」

但隨著成長,挫折的千瘡百孔終於讓她能透過這些不完美,看見媽媽的真心。
「你媽媽有寬容的心,在我父母因為我的婚前性行為崩潰了之後,是她收留了我。」哥哥的女友這麼說
「你媽媽很挫折,因為她不知道怎麼幫妳。」爸爸這麼說。


在畢業舞會的試衣間,母女的口角作為兩人關係的註腳再合適不過。
「妳為什麼不能說很好看就好...」
「我以為妳不會在乎我的意見...」
「我希望妳喜歡我。」
「我愛妳啊。」
「那妳喜歡我嗎?」
「我希望妳做最好版本的妳。」
「如果這就是我的極限了呢?如果這就是最好版本的我了呢?」


媽媽嘴巴說不去機場,開車繞了一圈又忍不住飛奔進去。
而在手提包哩,Christine 發現爸爸偷偷把媽媽寫給她又丟棄的信紙撿起來塞給她。


母女相愛相殺之愛是這個故事的核心,是作為青少女的 Christine 成長痛的核心,也是每個女孩青春時代的共同課題。

Lady-Bird-Best-Reviewed-Movie-Rotten-Tomatoes.jpg

 

關於過去

03LADYBIRD1-master768-v3.jpg

希望自己能住在鎮上最好的房子裡,希望自己能參加數學奧林匹克,希望自己成為音樂劇的要角鹹魚翻身,希望自己的家人能是別種樣子。

17歲的我們既不是對外界毫無知覺的孩子,卻也不是也經建立完善認知的成人,在荷爾蒙和學校同儕的壓力下,我們不得不拿起粉筆,巍顫顫地試圖在四周畫出一個關於自己的界線。

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界定何謂自己?

那些讓我感到羞愧的背景是我嗎?那個軌道旁小房子、宗教虔誠到近乎可笑的學校、臉上穿滿環的哥哥,難道都必須是我的一部分?


於是 Christine 給自己取了一個新名字 "Lady Bird",丟掉成績登記表,捏造自己的地址,對修女的車子大開玩笑,離開舊朋友結交光鮮亮麗的新朋友,用盡全力申請獎學金要前往夢想中「充滿文化」的東岸。

lady_bird_praying.jpg

而如願到了新大學的她,面對陌生的環境,終於聽到周圍朋友說出她期待已久的話:「我是無神論者。」
或許也出乎她自己的意料,她感嘆:「不相信上帝,卻用著父母給你的名字。」然後,在這部電影哩,她第一次心甘情願說出:「我的名字叫 Christine。」

翌日頂著醉後花妝,她來到教堂,不像過去高中日日被強迫那樣,而是出於懷念,才突然意識到那些曾經覺得小鼻子小眼睛的過去是給了她這麼多,即便當時的她厭惡又窒息,一心想逃離。


「妳顯然很愛沙加緬度。」
「我有嗎?」
「妳筆下的沙加緬度充滿感情和在乎。」
「我只是在描述而已。」
「這個嗎,它伴隨著愛。」
「當然,我想我有關心。」
「妳難道不覺得這兩者或許是同一件事嗎?愛和關心?」


走出教堂,Christine 從希望自己能與眾不同,希望自己能擺脫過去的 Lady Bird 蛻變,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就像她說的,那個屬於上帝的、父母的、家鄉小鎮的 Christine。

Lady_Bird-721992197-large.jpg
 

 
關於兩性

DQccrrGVQAA3Bqx.jpg

故事中的Christine 有兩段愛情:
一位是同性戀 Danny,一位則是憂鬱憤青 Kyle。

Danny 代表了陽光 ( 某種程度的無趣 )、中產、紳士 ( 後來發現因為是同性戀 !? ),是少女時期典型不過初戀,兩人對愛情個全新領域青澀的試探非常可愛。( 不過他哭著求 Christine 那邊我真的有跟著掉淚...覺得這個角色好辛苦... );
Kyle 則是不合世俗、文青、性啟蒙。

「她完全不了解 Kyle 的世界,只能跟隨他的腳步,因為他是如此不可預測。Danny很可愛,但他的世界是不同的,在那裏有種舒適感。」女主角 Saoirse Ronan 在訪談中表示。

兩個完全不同類型的男孩,打碎了 Christine對完美愛情、完美初夜的幻想。
但如果說母女情結是少女成長的核心課題,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青澀之愛就是讓它得以完整的拼圖,少了便不足以讓這段成長路有其獨特的生命力。

ps. 飾演 Kyle 的 Timothée Chalamet 超帥的!! ( 怎麼在 Intersteller 裡那麼普通 !? ),讓我覺得必須去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關於被接納

screen-shot-2017-11-22-at-3-42-07-pm.png

電影中,學校牧師佈道時說道:「我們害怕我們永遠無法逃離自己的過去;我們害怕未來將帶來的東西;我們害怕不被愛;我們害怕不被喜歡或不會成功。」
這段並沒有在電影一開頭就出現,卻是整部電影的提點。

「成功不會帶來快樂。」
「可是爸不快樂啊。」
面對未知如此迷惘,看著自己最愛的爸爸那樣無助,也無法不去害怕。
 
學校中,Christine 最好的朋友 Julie 樣貌普通,家境普通,卻有一顆善良的心。
她們倆一起出現的鏡頭,老是讓我想起自己高中時跟最好的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光。我們的確就是一群相貌到才華都不怎麼樣的女孩,可是會每日給自己找小樂子,為彼此的笑話瘋狂大笑。

而當那個亮眼、聰明又有錢的女孩出現時,她們兩個一起:「哇!她好漂亮啊!」也真的是超級寫實的,以前是無法不去羨慕校園裡那些超級女孩。

Christine 想站在聚光燈下,想結交更聰明更有趣更有魅力的朋友,但最後她理解到自己跟Julie擁有彼此。更有趣的朋友不見得同樣愛你,或能為你帶來同樣有趣的生活。
我們的確沒那麼super、那麼成功,不過只要擁有彼此的愛,那其實也沒什麼關係。

年少時代最單純的友誼中,我們擁抱生長痛,步步悅納彼此,也悅納自己。

lady-bird-3.jpg

最後,Christine 前往東岸讀大學,而 Julie 留在了西岸,跟她家鄉其他所有的人事物一起,甚至最後一個暑假也無法一起度過 ( 這我也超有既視感的,要離家去上大學的時候心裡一直在想沒有她們我要怎麼辦 )。

Julie 代表 Christine 捨不得的那些少女時代的珍寶。
她或許能在未來跟來或許不能,無論如何,我們一定都有一兩個這樣的朋友,與我們的青春時光緊緊纏繞,對那些回憶抽絲剝繭時發現完全無法分離。

 
 

screen-shot-2017-10-18-at-1-50-13-am.png

"Lady Bird"這個片名帶著女性特有的可愛,很顯然的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女性電影。

神奇的是,電影雖然說的是一個加州小鎮女孩的故事,我們的成長背景沒有一處相同,但其中種種感情的起承轉合,仍然深深讓我共感,彷彿又讓我回到那個成長痛陣陣的17歲。
其中的苦澀純真、無所適從,現在看起來都閃閃發光,甚至讓我懷疑若不是它當初是如此不舒服,我還能在今天震懾於它的美麗嗎?

說真的,無論來自何處,我不相信哪個女孩不會對這樣的電影沒有共鳴,除非她的青春期非常愉快。
( 不過套句 史蒂芬金 的話: 「如果你很喜歡你的青春期,那你大概是有什麼毛病」XD)

( 會放這張照片是因為覺得它讓我想起自己女孩時期最快樂的時光,就是穿成這樣在家裡看電視影集哈哈~
 
 

lady-bird-greta-gerwig-saorsie-ronan-73e11fb0-83f8-403d-9f9b-a4bbb444573d.jpg

許多人說跟 Christien 同樣來自沙加緬度,上天主教學校的導演 Greta 寫了一部自傳電影。
在訪談中,Greta Gerwig 澄清 Christine 是她沒有勇氣去做的人物—「是個我極欲認識的有缺陷的女英雄」。

這部電影乍看充滿幽默感,調色也用了大量暖色系,但仔細看的話,其實這是一個充滿悲傷和奮鬥的故事,裡面幾乎沒有一個角色沒有擺脫不掉的傷痛—
癌症、失業、憂鬱、同性戀、父母離婚、子女自殺等等無比現實無比殘酷的重擔,背負在每個看上去溫暖可愛的人物身上。

與眾多角色做出對比的是 Jenna。
這個角色有趣的地方在於,她雖然身為所謂的標準女孩—也就是大家都想成為的女孩—但她沒有呈現那種女孩典型的刻薄,而是一個性格非常平常,甚至聰明的女孩。
引用訪談中演員詮釋的話:「如果你過得很舒服,有美好的家庭,你不會想要努力去做到那麼多事情...她沒有那種強度的掙扎...她沒有發了瘋想達到的事,那是她習慣的生活,也是她的真實。」
這也是為什麼這個角色相較於其他角色少了一點生命力、藝術性,相對於 Christien 的瘋狂是非常穩重的反面。
 

ladybird_01.jpg


人生不會寬容,但電影可以寬容,藝術可以寬容。
在Greta Gerwig 筆下的瓢蟲小姐如我們,縱然成長不勉傷痕累累,卻也可以盡情揮灑青春,為自己用想像力畫上美麗的外衣振翅飛翔。
 

覺得品質非常不錯的訪談
 
喜歡的影評
 
 
後記於2020/04/21:今天看了校園青春女神 柔伊德區 的另一部電影《青春失控日記》( Flower )。
flower-movie-poster-1000778002.jpg
劇情走向有點奇幻(!?),但柔伊依然可愛。
網路上有些人覺得這是一部失敗的青春電影,但事實上,我覺得正是它的那套不顧一切,不論是非,不明所以的堅強,你不知道你正在面對什麼的那股頑勁,拗脾氣,可以一路開車到墨西哥去的自以為,這一切甚至電影整個脫離現實世界的走向,一份乍看光怪陸離的真愛,護佑了是青春那一點我們手牽手肩並肩,與這他x的世界與世隔絕的點睛靈光。
我好久沒有這麼又哭又笑了,而這份情緒正是人所謂青春最最脆弱最最古怪的地方了。
我覺得可以這麼總結: 這部電影不是一個青春的故事,而是它整個自己就是青春本身。

 
snap1.44795.4.jpg

整部電影音樂都很棒!
我最喜歡的一幕是Erica窩在衣櫥打給爸爸,還有去監獄找爸爸回到車上哭的地方。非常有感,看了就心痛。但網路上找不到。
 
她跟繼兄深夜談心跳舞還有親吻這裡兩段我都覺得很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