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466589251-862516836_n.jpg

我這三年來寂寞受夠了,失望也遇多了,現在倒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著自慰和滿足。...如你所說的,經驗是可寶貴的。但是有價值的經驗全是苦痛換來的,我在這三年中真是得了不少的閱歷,但就也夠苦了。經過了好些的變動,以環境和心理我是如你所說的老成了好些,換句話說便是會悟了。從青年的idealistic走到了成年的realistic phase。做人便這樣做罷。idealistic的夢停止了,也就可以醫好許多vanity。這未始不是個好處。」—林徽因 致 胡適

 

從我跳入孤獨的旅途到現在恰好也三年了,的確是吃的苦夠多。雖然那個底下的我仍是我,卻在這樣的磨損中真正從一個小女孩變成一個成人,對人性也有更多理解。

最近最令我傷心的就這樣在發生,但我太心高氣傲了,是不會對外承認,也不會去苦訴的。而且說到底,這事原來我有更多錯,不完全怪得旁人。
這實在是最難受的,傷心、自責、困惑,又要克制,嚴重起來頭老犯暈,天旋地轉,一天吃一餐就飽,有一天一早起來嘴唇白的厲害,旁人還以為我生了什麼大病。

起碼日後回憶起來,我可以坦然說年輕的心沒有少吃年輕的苦。

                                                                     2018.11.28 花蓮  25歲的最後一個月

 

後記於11/28:剛剛勉強到市區去吃飯,再看一篇文章時,內心東的一聲,我腦子中有一條從未通電的線路被接起來了。
以下是我在吃飯時寫下來的一段內心的獨白。

「事實是,我一直覺得被我的父親拋棄,所以這件事會一直重現。因為一旦我把理想父親的形象投射在某個人身上,那個人就必定要讓我失望。
而且很神奇的是,在我外部看來,他們又都成功扮演了別人的好父親。
所以在我自己塑造的腳本中,我就是那個不斷被拋棄又拋棄,一個人要面對人生所有困難的小女孩。

當然一段關係中,必然要有退行的情況發生,但難道我要一直緣木求魚,在不可能的地方找不可能的東西?

拿我和L來舉例,我把他當作了爸爸,他把我當作了他媽媽。

一開始我們都選擇了完全不像自己父母的對象 ( 我父親外型是個文弱書生,極不擅長社交,非常單純。L是個外表黝黑壯,對世界的看法務實且不信任人性;L的母親豐滿、沒有獨立內心生活、重視物質享受 ( 沒有貶義,這裡的物質指的是吃、住、旅遊、舒適家具等等 )。我是一個外表瘦弱,精神世界與世隔絕、對物質一竅不通的年輕女孩 )。

這樣的關係剛起步時沒什麼困難,我們都不像彼此的父母,且都能盡力扮演彼此的理想父母。

但之後困難就來,這個困難點是:我們會在彼此身上看見自己父母的缺失。於是我老是覺得他要拋棄我,而他老是覺得我要纏死他。

現在回頭看起來很清晰,其實我們不是真的是彼此父母的翻版,但我們倆就是找了一個外在一點都不像實際上內在有相似之處的對象 (當初會決定在一起, L打動我的是他露出脆弱、與社會隔絕的那一面;我打動他的是露出實際上並不享受獨立的小女孩的那一面 )。不僅找了,我們還很努力地讓對方去符合自己的劇本。於是相互逼迫下,我不得不真釋放了依賴性的那一面,成了最歇斯底里、毫無安全感的女孩;而他則不得不成了一個情感疏離、總是缺席的男孩。」

理清這一段頭緒 ( 連帶著理清了我目前生命中所有的 affair ),我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雖然要改起來我也不知從何改起,究竟會不會成功也是另一回事一因為就像《里斯本夜車》裡說的:「一旦牽涉到心靈層面,我們幾乎是無能為力的。」一但起碼現在我知道我的恐懼對我耍的小把戲,所以我們現在是以平等之姿,來場開明的溝通。

另一方面來說,我總算不再留戀小孩子時的種種快樂與不快樂的回憶,真正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做大人的好處,可以自己付保險費、可以生養孩子做父母、可以有自己的事業。
更重要的是,在一段關係中,做大人,不做仙女或小女孩,想起來也不再是什麼可怕的事。

自己頂天立地、雙手掙來的人間的天堂也不比天上的天堂差。

童年的迷人之處並不是因為美好,而是因為童年是我们生命感覺的搖籃。」一武志紅

思考來源:認識你的生命遊戲 / 武志紅

 

後記於01/29:

事隔兩個月,後來想想,我覺得他現在對我的態度那是最好的。雖然我覺得離我的理想還差一段距離(感情走向成熟、坦誠以對),但要像從前那樣是非常不ok,那是他既不尊重我又不尊重她;像這半年來這樣,也不好,這樣是我既不尊重她也不自重。

我目前最舒心、坦然的是,我終於想通其實這次事件反而讓我可以慢慢對這份友情放下戒心,不必像過去一樣老生氣他的心機或是害怕他的狠毒。
不過我倒是從中成長很多,決定性的看清了某些人事,也變得更堅強。
另外就是自豪的是這件事證明我守得住底線,孤獨也沒有把我變成一個不想成為的人,並逆境中仍能回復到一個自己舒服的角度面對。

當然,我原本最苦惱的還是這個人究竟值不值得我付出真誠的友情,奇怪的是每次我想讓這個關係往好一點 ( 雖然是我自己很主觀的標準 ) 的方向,他就會做一件事讓我覺得特別火大,特別搞不懂又不得不懷疑他,搞得我很煩很搖擺。
我既不喜歡維持半保留式的感情,又不喜歡將人看得極壞,總得給對方找出什麼理由來。我很難搞懂他到底真不真心,這個朋友只能懸在這裡上不去也下不來,我的性格就不能讓我少吃苦。

甜美的替代品啊,要小心那是毒藥呢。清明、善良那是唯一要追求的,苦我自己苦苦地噎下就是了,犯不著拿甜甜的毒藥來配。對的路和簡單的路,千萬不要為了簡單、輕鬆而選,這是我這次受到的大教訓。
不過或許有一天這些都會無所謂了,時間是最好的魔術師,只不過不是製造謎團而是揭開謎團,真相畢竟會大白。這件事也算不上我經歷過前幾大討厭事。

 

後記於02/14:我這幾個月反思又歷事的總結

1. 不要輕易原諒傷害過你的人,尤其是還持續沒有反省。心態可以仁慈,但遠遠仁慈就好,不用主動再奢求讓這段關係好轉,除非對方以實際行為證明他已經改變。

2. 我是個會有壞念頭,甚至會付諸實行的人。但我不過份苛責我自己的軟弱,記得做那些事時不好的感受就好。

3. 我後悔在人情上的寬厚和善忘嗎?是的。我後悔在行事待人上不夠利益導向嗎?是的。
常常有時刻我氣自己太會隱忍,或對精神要求太高,或太容易為一點事對人想要湧泉以報。但我已認清自己實在改變不了這傾向,因此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離會利用這點的人遠一些,也就是對不怕利用別人柔軟,對我的易感沒有惻隱心的人

4. 人的底線,比他的高點重要。

5. 我在處理外部資訊上太偏重直覺,不重視邏輯。以後看一個人以直覺為導向,但矯正觀點時務必只看行為,只看邏輯

6. 真正尊重你的人,不會拿你當槍使,這種行為的本質是輕蔑。
( 實在太愛封面這張"Maggie's plan"的海報了,說明了很多事 )

 

後記於02/15:看到劉亦菲的一個訪談,實在太喜歡她說的話了。

TH:「有些女性擔心自己一旦太過獨立,會在感情和婚姻關係裡產生障礙。」
劉:「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去思考。只有真正獨立的時候,女人的愛才能是全部的愛。不會因為得不到而憤怒,不會因為不公平而計較。大家都說女人最容易患得患失,真正獨立則天地皆寬。

看完的感覺是一覺得自己還不夠獨立冏...

 

後記於02/17:

前日酒聚,BH說他認為我是個容易活在過去的人。

在他這麼說之前我從來沒這麼想過自己,仔細一想覺得其實很有道理。我的情執相當重,某部分就是因為過去的美好對我來說是很難被顛覆的 ( 反過來說壞的東西只要不要太誇張一例如像L那麼誇張一我很快就可以忘掉,可能跟個人性格傾向有關 )。

我可以為國中的分班哭上好幾年,可以因為曾經的好時光而不敢再回去某個地方生活,可以執著相信某個人因為一時半刻的交心。這些原來通通都是因為我實在放不下。在這方面我並沒有大智慧。( 不過某方面來說,像我這樣的人適合走心理或藝術方面,活在當下的人可能比較無法體會這些 )。

我後來想起《功夫熊貓》中有個鏡頭我深受震撼,一直忘不掉,就是 殘豹 跳起來撲向 師傅 的那個鏡頭。

風雨交加中,殘豹 跟 師傅 在空中將要交手。
但一瞬間,師傅 眼前出現了那個他曾經付出過一切心血,天真可愛的他。他實在不忍心這麼下手,然後下一秒 殘豹 就將他打倒在地。
師傅 在地上傷心地抬起頭來,那個表情令人不忍直視。

我那時應該是15歲,但還是輕易地共感,牢牢記得看到這幕那種心痛的感覺。

BH說我是那種只適合長期關係不適合短暫交往的人,因為我容易動太深的真感情,問題是世界上很多人不是這樣看待關係的,要我務必要小心,讓時間去說話。
老是很糾結啊,多希望自己長點智慧,可以輕易跨越這些困難,但就是很難,這個功課對我來說老是做不好。

某方面來說我這次捲入這件事,某部份是我自己軟弱,克制不了虛榮心,大部分是我太放不下過去,太容易看到一點真心當作全部。
但我不後悔。我會全部埋單,然後下一次再埋單,在這跌倒又跌倒的間斷中,看清一些人,然後繼續好好做人,好好對待感情,好好愛這個世界,好好去愛人。

 

後記於02/18:

v2-712b4634712f918adbae7c14b71d05ba_hd.jpg

 

後記於02/23:

事過境遷,智商慢慢上線後,發現這件事只能說照我的邏輯,的確也非全在我,若是重來,就算我那時克制的了虛榮心和軟弱也是無用,因為在當時的我眼中看來,故事的腳本的確就是去不了那麼複雜。
現在思路清晰的多,只能說就算我再怎麼不捨,這個人的價值觀與我有落差是事實。

 

後記於02/25:

這周末大學室友來我家小聚。

雖然跟YM是五年的室友,但不覺得熟起來過,老覺得哪個關卡著。這次她來,我們談到感情事,令我大開眼界,只能說她骨子裡的理性和清冷到了我可能死也做不到的境界。但恰是這樣的女生,知道自己要什麼,拿到了就守著並不胡思亂想。保有有度的善良、不偏移的底線,絕不被感情帶著走,比我跟MD更容易收穫幸福。

過去我會覺得她這樣的做法未免過於疏離,現在失望遇多,倒覺得也從中得了很多有益的意見。

就拿我總跟朋友訴苦的事來說,他們總會在聽完後一頭霧水:「所以妳到底想要什麼?」後來我明白,我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事件的發生,在於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我想要有安全感,又討厭安全感伴隨的責任;我有不帶索求愛人的傾向,又會在過程中放大被愛;我希望自己可以不用靠裝傻裝笨來吸引異性,又不想落得事事自己擔當(聽到這,老天大概也要搖頭:「菇涼啊~妳到底想要什麼??」)。
而對於我想要找怎麼樣的對象,我確實一無所知。我在每次失敗後重新假設一個模糊的想像,然後根據遇到的對象做五花八門的調整,同時也耗去許多精力。

YM打開了我的視野,她讓我知道理性的女生是怎麼決策的 ( 物以類聚的關係我周遭這種類型的朋友比較少 ),這實在大有幫助。雖然透過這點我也更明白我們走不到太親密是有原因的,縱然我們會互相欣賞,我的感情用事在她眼裡看來過於沒有規劃也相當危險,她的理性清冷在我看來有點無情。

 

後記於03/01:

我目前對這件事的想法是採納美國大法官魯斯金斯伯格的意見:真愛你的人會對你的想法感興趣
「 馬丁對我的談話和想法很感興趣,那時大部分男生根本不在意一個女孩是否有頭腦—事實上,他們更喜歡妳沒有。」

當然,他還必須有真正強壯的內心,去支持正直、承擔、慷慨、勇氣、謙卑等等美德。

另外,我的教訓是,這個人不能打從心底害怕女人,如此一來,我們才有機會把這份愛提升到互相信任、敬重、支持。

 

後記於03/03:我反省自己,最該改進的是起忌妒心。不過我常起忌妒心倒不是為好勝欲,而是我相當不自信,尤其在感情上。

 

後記於03/03:

就在我想通自己的忌妒心後,我看見了自己的虛榮心,才真正得以放下對愛情不切實際的期待 ( 西蒙波娃也幫了忙 ),就像已知用火的原始人解放了雙手那樣,這項理解也解放了我的頭腦和時間,讓我得以開始專注在其他事情上。

做人便這樣做罷。idealistic的夢停止了,也就可以醫好許多vanity。這未始不是個好處。」林徽因說的虛榮,原來是這樣的虛榮一女人的虛榮,甚或是身為人的虛榮一於我來說目前階段當然還是女人的虛榮多一些。

做女人的虛榮心少了,對愛情的幻想自然就少,如此一來,做人的責任心便實實在在地意識到了。
就像Reese Witherspoon說的 "I don't think I realized [in my twenties] that no one else makes you whole. You hav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your own happiness. That took me until I was about 31 to know. It wasn't easy to realize, Oh, wait, I am purely responsible [for my life]—no relationship, no children, no nothing is going to make you a happy person. Every day you have to choose to find and cultivate your own happiness."

我真該謝謝這堂課。雖然上的很不舒服很累,但起碼我的人生有好故事可說。

 

後記於03/04:

又發現了這整件事可以思考的另一個面向一也就是我到底該不該考慮某一個人成為好友甚至另外一半。
在更加清楚自己,摒除了浪漫、才華、知己等等枝微末節的表象,又考慮到了我成長過程許多不舒服的地方,我發現除了三觀,一個不可或缺 ( 甚至可以說牽涉到人品 ) 的,是「責任心」。

引發我考慮的起始點是:為什麼我會在這整件事中完全跑偏劇本,又為了這個鬧劇自責很久走不出來無法馬上放下。

整理整個過程是:
這個人的言行讓我覺得不能信任→不做朋友→一些小事讓我覺得是自己誤會他→自責,因而開始覺得要誠心對待→分享生活→覺得他人也不壞→對真愛有幻想、虛榮心→幻滅

在虛榮心的地方是我最自責的地方,當初克制不到傷害別人,一直走不出來。
另外,整件事關鍵的地方在於,整體而言我透過語言來判斷氣氛,但我沒有考慮到有人會留一手,因為這不是我的習慣。

之前看劉亦菲的訪談,她說她覺得如果一句話形容自己就是「有擔當」。當下看實在不了解「擔當」二字的涵義,但經過這次事件,我發現自己其實是有擔當的人。

我的擔當體現在: 不贊成的不假裝贊成,還不起的人情不伸手,不相信的不營造給別人,做過說過的不否認,遇到不快樂一律先反思,能隱忍就皆大歡喜的就消化

在小孩子的時候,也是家裡出什麼事,大家都跑光,因為總是要有人做,會留下來做完,諸如做父母吵架的和事佬、弟弟的青春期教養、姊姊與媽媽衝突的疏導,逢年過節爸爸不想面對的親戚......反過來說,我爸爸雖然是個善良的人,但他從不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也很少放棄自己想做的事,更不會主動延伸自己的責任範圍,我現在才明白原來這才是我成長過程一直覺得很疲憊的主因,也是我們下意識從來不會把重要的事情交給他處理的原因 ( 而我媽媽雖然會埋怨,還是會去做完,媽媽也是個有責任感的人 )。

在此之前,當然會隱隱覺得比較能信任某些人,對有些人就很難交付,但又覺得好像也不完全是善不善良、正不正直、有沒有能力的問題。現在終於明白,一個人沒有責任心,他的優點都沒有底氣去支持,因為你不知道他這件事考不考慮你究竟是根據什麼,而這個根據又可以持續多久,有沒有可預期性、重複性。

以下節錄自網友 珍大戶 針對 「責任心」定義提出的回答,個人覺得把我描述不出來的地方描述得不錯:

「......

如果細細分析一下,責任感是個什麼東西的話,可以用另一個詞替換,叫承擔力——能承擔多大責任的力

自私的人,往往在成年以後,還對所有的事情,在內心搞責任劃分,劃分的涇渭分明:自己只做自己的事,別人的事,一概不關自己的事。
然而在婚姻中,只要有一個人搞這種涇渭分明,就會讓這種關係變得冷血,即便另一個人很有責任感,但早晚會寒了心,失了安全感。

責任感比較重的人,往往不會計較於自己的事,還是別人的事,樂意去幫助別人承擔一些。蜘蛛俠的電影裡,面曾說過一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實際上他的責任,就是管別人的事。
當不當蜘蛛俠無所謂,但結婚,找的人一定要有責任感,願意把兩個人的事,都當做份內之事,而不是只顧自己。

這種“自己事vs.他人事”的判斷方法,可以適用於沒有感情牽扯的人。比如,觀察陌生人,觀察沒有利益牽連的同學、同事等(如果是工作內容有交集的同事,就不能用這種方法判斷)。
然而,涉及到戀愛的時候,只用這個標準,就有一定的誤判機率
因為在戀愛中,有時候是一方追求另一方,那麼追求者,一定會表現出極度熱心,承擔許多份外之事,但這個行為,是出於追求的目的,為了得到追求到手的結果。

所以,我要講一個更高級點的判斷方法。

微博上有句很容易上熱門的評論,叫“小夥子,話不可以亂說,將來是要負澤任的”,這句話很搞笑,但背後,是一條政府行事規則。就是,當第一責任人的人(比如市委書記、各級別的第一書記,各單位的第一責任人,如校長、公安局長等),有時要拿出態度,但如果事後,發生了壞的結果,就要背負責任。
所以,有很多領導,怕抗責任時,最偷奸耍滑的方法,就是不表態。我沒態度,事後你就抓不到我的責任

生活中其實也一樣。即便你不是領導,但當你提出一個決策時,事後,如果壞事發生了,那麼做為拿決策的人,是一定要被叨叨的,是要背負歷史責任的。
所以,沒責任感的人,或者喜歡撇清責任的人,最喜歡的就是: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

我一直推崇,兩個人之間,多談未來,是因為,不僅能看出世界觀和人生觀,還能看出許多。比如有沒有責任感。

判斷一個人願不願意承擔自己的份外之事,是用當前時點的眼光。而查看TA有沒有拐著彎子,想辦法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其實是用未來的眼光——TA是不是在著手準備著,當未來壞結果發生時,為自己留了一條,能拍拍屁股走人,片葉不沾身的退路

在考慮未來時,應該一分為三,分成上中下。
上,是最好的結果,是比較難發生的,但如果發生了,會有額外的驚喜——這麼好的事情,不用做應急預案,只要享受就好。
中,是大部分情況下將發生的,平平常常,生活就是如此。
而下,是壞事發生的時候。
有責任感的人,就是敢於提前表態,或者明說,或者不說也拿出態度——出了事,我負責。這實際上,就是預料到了壞事發生的結果,但不怕擔責。
沒責任感的人,事先在做預防,防止壞事發生時,你找TA責任的可能性。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我上面寫的偷奸耍滑方式——不表態,不做決策,不主動,不拒絕,不負責。

得看過一個新聞,是一個北京的漢子,老婆病了(好像尿毒癥還是白血病之類的),他盡心盡力地照顧,然而做透析的費用太貴,於是他偽造了醫保印章,最後因此進了監獄。
這種不離不棄的事情,只能在有責任感的人身上發生。因為有責任感的人,是用一種合作的思維,願意一切好的或壞的承擔後果。(換句話說,有責任感的人,願賭服輸,沒責任感的人,拍屁股逃債)

最美的結婚誓言是,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離。然而這種誓言,只有在有責任感的人那裡,才有可能不算說謊。

我比較喜歡一句話,叫做,只要你肯向我走1步,我會向你走完剩下的99步
這句話,看似不平等,但實際上很平等。因為它對領頭的人,賦予了優待。任何時候,想要當領頭的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是要背負歷史責任的。敢走第一步的人,就是這個領頭人
然而,無責任感的人,不僅僅是不願領頭,甚至可能是,不願跟隨——TA希望全部100步,都是別人走的。

......」

總結一下,我這次的反省 ( 不僅是觀察別人,也是我自己可以再做得更好的地方 ):
責任感真正的體現在於: 為了別人、集體的利益,或是為了對自己的人品負責願意拒絕想要的東西做不願意做的事情為自己的情緒買單

 

後記於03/05:

今天YF跟我說了一些關於交朋友的建議,她覺得對她而言,朋友是有分親疏、類型的,其實一些生命的過客,實在不需要花費心力。
我這點就做得很模糊,算是以世俗標準來說相當博愛的人。我仔細反省我有想要拿回什麼嗎?我的付出無形會不會讓別人有壓力,我想我最希望的回報是別人的愛,我喜歡那種跟親近的人黏在一起的感覺。這個代價可夠大,不怪有些人嚇到。

然後我又思考了一下我究竟要把這個人放在什麼位置。
這裡有幾個要釐清的問題,順序是:
1. 我對於「好友」的定義,還有這些分級,有需要做調整嗎?
2. 我最介意什麼? 原本我決定不把這個人當朋友,但經歷這些,我反而覺得自己不該對人太苛刻,但什麼阻礙我信任他?

1. 我想了一下,像YF那樣當然是很好,她對人的看法相對務實,比較不會像我現在這樣老是受傷。但我已經在之前些就決定要做自己,所以目前我還是決定不將朋友分親疏,也一樣對人採取友善、信任的態度。對應的措施就是不廣交,拉長觀察期,以免自己老是捲入一些不必要的情緒糾葛中,畢竟我這人比一般人更難從感情中脫身。

以下用知乎上兩位網友的回答來作為我的總結

不知名:「最低標準:不坑你、不害你,這就可以做朋友了。與它相比,興趣相投、說話討人喜歡、外貌等都不重要。
如果對方是個不懂感恩的人,我可能會站在他角度考慮:他可能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呢,需要再成長幾年;
如果對方是個脾氣不好的人,我會覺得: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會記仇,挺好的;
如果對方是個不解風情的人,我可以作為老司機帶帶他;
如果對方是個孩子氣的人,我會羡慕他身上的灑脫和童真;
如果對方是個不誠實的人,只要是善意的謊言,多半也會不去計較;
如果對方是個表裡不一的人,我會想:他可能這麼做有著不得已的苦衷吧。
還有什麼裝逼、好顯擺...這些都是小問題。
以上所有,都不是標準,只要這個人不去坑你、害你,就是莫大的幸福了。現實是,即使是坑過你的人,你也不能像小孩子一樣,說翻臉就翻臉,還得繼續做朋友。有時,我們越來越大,交友的壁壘就越來越高,這樣的話會錯失很多關係。我承認有些人怕受傷,現在的人性又如此複雜。標準放低後 你才能交到更多朋友,才能從這些人中找到更多的摯友。
再次強調:如果一個人在面臨大事的時候還能守著不去坑你的底線,這已經就是很高貴的品質了。事實是,很多人經受不住這個考驗的。」

MrDuan:「我一直覺得好朋友就是三觀相近,為人處世方法相同的人能成為很好的朋友,確實是沒錯。但是如果你這輩子遇到了這麼一個三觀一直相近,各種看法基本雷同的朋友,那麼請你拿命去尊重。在我的生命裡三觀基本相同,生活條件差不多一致,生活環境也很相似的人出現了至少十好幾個吧,和我成為很好的朋友的也有五六個。關係非常好的時候短則兩三個月,長則將近二十年。但是唯一有且只有一個好朋友關係一直沒變味過,吵過架也打過架,從來都不會影響我們的關係。
我想說的是三觀相近什麼的只是暫時相近,時間都會改變這些,就算你們經歷很多相同的事情。不是說唯一不變的只有改變嘛?而且人的思想那麼跳脫。所以能成為一生好朋友的人大多是彼此都是十分努力然後互相影響和成長的人因為越來越強大,才能包容彼此差距越來越大的三觀問題吧。」

希望自己也可以時刻謹記要這樣盡做人朋友的本份,對周圍的人持續有理解有尊重。

 

後記於03/06:昨日的第二個問題或許可以借用《瑯琊榜》中蕭景睿對梅長蘇的一番話回答:

「我曾經因為你這麼做,非常難過,可是我畢竟已經不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孩子了,我明白了,凡是人總有取捨,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捨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就心生怨恨,那這世界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

至於此話的後段,我認為不合,他既對我沒有表示坦誠,沒有對發生過的事歉疚,我們就做不成真朋友,就不取用了。

 

後記於03/07:昨天那樣好像都在怪人家,也不夠客觀,其實這事我自己也有錯。不如這樣說比較好:目前跟他相處我無法做最好的自己,所以暫不接觸是最好。
何況我不信這麼多年,他沒有一時半刻真心,只要記著、信著好的部分就好。

 

後記於03/15:

我發現自己是個特愛自我反省的人,原因大概也是我真的挺有換位思考能力的,優點是能看到別人的不容易,缺點是常常無視自己的不容易。
經過幾次失敗,檢討得很累後,突然明白,其實容易感恩、容易被打動、容易付出真心、會換位思考、人際上不太搞小圈圈,這哪有什麼錯,就是特質而已,甚至可以說是好特質,不需要改,我也不需要檢討的。

要說哪裡我可以改,就是打破世界上每個人都是這種價值觀的幻想,要帶腦子挑看得出也相信你付出的價值的人,也就是同樣重感情、有同理心、底線比較固執的人。

不是說歧視價值觀不同的人,只是人非聖賢,總不能一直聖光全開,況且人生一回,時間有限。
把你的善良當矯情,容易感動當活該,換位思考拿的不手軟不心軟的人,自然會有合適的人跟他們走到一起,就不勞我費心了。

 

後記於03/20:今天和好友討論到為什麼跟某個共同認識的人講一講話會有種小宇宙爆炸的感覺。

我們討論出來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她的思考是有一個邊界的,但當然這每個人都會有,例如篤信某一位大師、篤信某種學說等等,不足為奇。
讓我們最困惑也最不滿的,是這個人其實彷彿是知道自己有這個邊界,不論有時候是人家指出來給她看,或是她早已隱約心知肚明,但她採取的行動就是無視。

說也奇怪,這不牽涉道德底線,也不能說是愚蠢的人神共憤,一個完全是個人自由的選擇,居然會常常在交談中引起我的不快。

今天仔細思考,我得出了一個答案。
所謂的思考邊界,在你意識到它之前,有可能導致自己或他人的利益損失,而這個損失很有可能早就發生了。所以比方說我,察覺到後,通常是產生懊惱的情緒,ex.「啊糟糕,我以前都不知道時間利用是這麼重要,這些年來我浪費了多少時間」或是.「以前都不知道當父母這麼辛苦,以前可能傷害了他們」

我覺得這件事的根本在於,我們認為「她對這件事是知情的」( 很多狀況下,人對於自己的盲點是毫無所覺,但這個狀況不是。)
即便她發現了自己可能思考有不足的地方,她也只會等到真正影響到她的心情的時候才去思考。這本質是沒有把自身責任推廣,而且是蓄意的。

因此,我們只是在自己也還說不上具體原因的時候,就先以直覺,從小地方感受到了這個人蠻自私的。

這段反思給了我兩點啟發:
1.獨善其身只是基本,一個人連自己的精神都拒絕獨立了,當然是自私的行為。但更進一步,明知自己行走社會勢必給人帶來影響 ( 除非去隱居 ),而這個影響需要自律以免造成傷害,但還是拒絕換位思考,也是自私。
2.我跟這位朋友都是很容易被罪惡感影響的人,說白話就是感情敏銳、責任感過強。所以對於這位女士居然可以一再毫髮無傷地從罪惡感前走過,我們是各種羨慕嫉妒恨。因此,說到底,我們的情緒還是要反求諸己才有解答的可能。

 

後記於03/26:知乎 心態老師  回答 

閒晃看到 。用來警惕自己。

有的人可能會問?大家明知道,感情騙子會慣用手段,讓你去拼命的投入「真情和物質成本」作為這段關係的沉沒成本,那麼他們呢?他們做了什麼?
因為他們提供了很多木訥的「老實人」沒法提供的,甚至原生家庭都沒法給予的,「看似熱情的關愛,在意,極高的情緒價值,極其的特殊性,和好聽的話。」

我們每個人幾乎都有這些軟肋,而如果有人能夠見縫插針的話,幾乎都會被正中下懷。
有些時候,不是你免疫力多高,或者鑒別能力有多強,而是你沒有碰到過高段位的渣男渣女。
如果一旦戳中內心的軟肋,幾乎很多人都要分分鐘躺槍。

別小看了這些「看似熱情的關愛,在意,極高的情緒價值,極其的特殊性,和好聽的話。
請問一句,你從小到大真的有在自己至親的人身上得到過很多讚美嗎?得到過很多愛的表達嗎?
聽過很多好聽的話嗎?有人把你當做是唯一,不可替代的嗎?
可惜,沒有。

我們大部分被這樣傳統教育教育出來的孩子,都羞澀談愛,不知道怎麼誇獎對方,因為自己小時候幾乎從未收到過來自親近的人真心的誇獎,就算得到成就也是打擊,以免你驕傲。

可是,你渴望,渴望有一個聲音能夠告訴你,不要讓你自卑;渴望有一個人能夠愛你,確認你的自信。
我們都渴望自己是那個唯一的,特殊的,美好的,獨一無二的。
也希望世界上有個人如此瞭解自己,關心自己,讚美自己,可惜,就算那些是假像,聽一聽,讓人騙一騙,雖然有一些人是清醒的,但更多的人被戳中軟肋,開始變得沉溺於美夢之中,逐漸開始自欺欺人。
因為缺愛,焦慮,普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越對能夠建立一段這樣的關係有所嚮往和渴望,越容易落入渣男渣女的圈套。

 

後記於03/27:

現在的狀況,看到02/25的後記還會有種特別火大的感覺,完全可以想像悲觀的人平常是如何歧視樂觀的人。
這講起來有點好笑。

往好處想,我現在是兩邊都待過了,人世一遭也算是不虛此行。

從這看來的   如何和憂鬱症的朋友相處交流

 

後記於04/24:

前天很巧看到一篇文章,裡面女孩跟我經歷過的事好像。下面就有個人說:遇到這種人,我只能說妳運氣不好,這跟他這種人自己有關係。

之前一直很難定位自己的遭遇,現在明白了:沒什麼好說的,就是衰。
別人每天走夜路沒出什麼大事,我往裡面看一眼就中槍。

不過換個角度想,這件事是我成長的里程碑,讓我明白怎麼對一個人好的前提是正確的選擇、防人之心不可無,排除所有的不可能就是必須面對的真相等等珍貴的經驗。

 

後記於07/01:

看到一個人寫的關於類似體驗的事。
只能說,沒有類似的經歷前,我也會去道德批判那些行為,現在我理解要對別人跟自己都寬容,因為這份寬容曾經有人給過我。

另外,大教訓:人只出張嘴說的千萬不要信,不管你有多想相信。

「我不幫小三站臺,我只是想客觀說兩句。

喜歡有婦之夫分成兩種,一是明知不對但控制不住的,二是不管對錯明搶暗奪的。
後者是絕對的人品問題值得批判,但前者卻是人之常情。

我這邊很多客戶都是這樣,品性沒什麼問題但愛到深處情不自已,也很痛苦掙扎。
在人性面前,很難去嚴格把控對錯。

錯歸錯,能走出來也是一樁善事。」

 

後記於07/06:什麼?這句話可以撩到鄧惠文醫師?

說得不錯,覺得有講到精髓。

 

後記於07/13:

前幾日和個新朋友聊到他跟上帝之間的關係。
我的人生中的確也有那麼幾次出現過巧合,但最後這些事情在我看起來都是鬧劇。
如果如他所言,這世上真有那麼一個神,我只覺得祂是個幽默感超爛的爛咖。過去每一次我跌到谷底,還不都靠自己走出來,祂做了什麼,nothing只是一直開一些不好笑的玩笑,所以我為什麼要感謝祂。

我試過要正面思考了,後來讓我自己差點走不出來,所以我今天就要在這裡說明明白白。

我從一個特別天真的人,變成現在這樣稍微懂得防備,要感謝兩個人,
一個就是L,交往期間他對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秉性善良就不會做,更不用說分手後還用骨子裡輕蔑的心態,在公共場合指名道姓我的隱私。我衷心希望他以後也遇到一個像他對我那樣對他的人。
一個就是C,一個自以為有魅力實際上大家只是不戳破他那點內心戲的自私的人,還居然為了讓自己能脫身布局把我牽扯進去。這兩年恢復聯絡來不知道說了多少謊,知錯也就罷了,我權當算了揭過不提還想要繼續說,利用這個或那個人來當自己的棋子。我就是過去太軟弱,不想跟他撕破臉。現在我知道了,我心裡看中那一點多年情誼不會忍心做的事,別人可不一定不忍心。我現在想到他,看到他裝沒事曬恩愛,看到他自以為是的言論就想吐。

謝謝兩位,我終於從自己必須善良、正向、樂觀的執念當中走出,我知道這世界上有些人就是不值得你對他那麼溫柔,要跟他換位思考準備換到你死。

還有,如果有上帝的話,那也不關我的事,反正祂也沒幫過我,就讓那些祂會對他們說話的人去相信他們的神吧。

我只是原子和分子,只是骨和血,偶然出現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目的是死亡。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至於這個生命有什麼意義 ( 如那位朋友希望我思考的 ),excuse me,老娘大二的時候在黑暗中崩潰,死命想要找到生命的意義的時候,我不是沒有求助過,那時候這位神在哪裡呢? 睡覺嗎? 祂的意義關我毛事。
所以我現在覺得沒有,人生沒有意義,也不必有。反正每個人的結局都是相同的。

 

後記於08/01:

「我把那些不會自我調整的人稱為『說謊的人』,因為他們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自欺欺人。...無論何時何地,即使錯誤有跡可循,他們也不會做出自我調整,反而去抹殺這些錯誤痕跡,並為此消耗他們大量的精力。

...在他們的生活中,自信是唯一重要的事情。他們會隨時隨地、不惜代價、盡一切努力去維持他們的自信。如果有任何東西威脅到他們的自信,如果周圍有任何跡象表明他們的某種不足,如果有什麼東西可能引發他們的不良感覺,他們往往不是根據這些跡象去修正自己,而是著手消滅掉這些跡象。」—《少有人走的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