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gies-307099720-large.jpg


Megan(Keira Knightley)年近30,眼看高中起的那幫好友紛紛立業結婚,步入人生下一階段,她卻仍想保留青春時代的瘋狂與不負責任,心情一煩就跑回爸媽家,有一搭沒一搭的找工作。然而,青梅竹馬男友無預警求婚加上撞見一向維護她的父親外遇,讓她瀕臨認同危機,只好躲進16歲高中女生Annika(Chloe Moretz)家中,放縱自己一星期的時間冷靜思考。但她卻逐漸受到Annika單親律師爸爸Craig(Sam Rockwell)吸引...

       It's never too late

預告片

       
"Laggies"作為它的片名,代表了女主角拖拖拉拉,不想長大的樣子;法國使用的片名"Girls only",呈現的是她和Annika都還只是個女孩,沒有準備好要成為女人。

無論如何,要如何去表現一個還未準備好對人生負責的角色? 這樣的人可能單純是個長不大的小孩,但在劇本多層次的編寫和Keira Knightley游刃有餘的表演下,她讓Megan — 一個對於傳統世俗價值沒有信仰,卻也不夠勇敢去決定自己人生方向的女主角—立體起來。

LAGGIES-videoSixteenByNine1050.jpg

       

大愛晚成並沒有大起大落的劇情,只是以平淡自然的步調敘述日常。而這也顯現Megan一直以來對人生的態度,不想明確為自己的決定負責,幻想永遠可以率性而為。

女主角的長不大和老朋友們逐漸社會化的性格,形成了強烈的衝突。「妳能想像有一天妳認識了一輩子的人聽不懂妳講關於乳頭的笑話嗎? 還是...或者大家都在開玩笑,而我是聽不懂的那個...」一段台詞,道盡她面對青春回憶終將逝去的心酸。
我同意為可能改變的未來訂定一個既定計畫蠻愚蠢的,但更愚蠢的是...不花時間思考自己是誰,和什麼是讓自己開心的事...除此之外妳只是漂浮...」她這番假扮Annika母親時領悟的喃喃自語,成為她未來一週改變的開端。

最後Megan終於明白,她必須接受自己前進的方向跟曾經的朋友已經不同,必須接受自己終究要成長。她拒絕成長,因為她不想改變,但改變是成長不可分割的部分,不論愛情、友情還是親情都一樣。在逐漸成為更像自己的人的路上,與過去告別,我們無須愧疚也無須遺憾。所謂的青春,本來就珍貴在它的一去不返。

Craig:「我成年之後也從來沒期待找到自己的一片天....我曾經以為成家立業後就可以自動找到,但最後除了自己之外,什麼也沒有」。
劇中描寫青少年對於人生的種種失落,包括父母離婚、被母親拋棄、單戀等問題,採用喝酒、搞破壞等幼稚又率真的方式。他們對世界的抗議如此無力,面對未來時卻仍因青春無敵而無所畏懼
對比另一邊Megan和Craig等大人們,雖然已經可以像社會教導的,用婚姻和事業來保護自己的生活免於威脅,卻還是逐漸被生活圍困,是個非常有趣細膩的描寫。

 

我們如何定義「成年」? 我們從懵懂少年長大的過程中,成年是何時發生的?
是在18歲的時候嗎? 是在20歲的時候嗎? 是大學畢業還是找到工作? 是成家立業還是生兒育女的時候?
我們給予「成年禮」如此多樣的里程碑,彷彿想一再確認自己有在前進,而非原地踏步,卻忘了成年乃是一個動態、永不停止的過程。比起「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甚或像Megan只是單純「不想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知道自己為何愛、為何拒絕,然後一次又一次地堅定去做,一次又一次地接受每一個結果,這才是往成年邁進的,完全不能偷懶的步伐。

 

青春與成年,誰在彼方,誰又是注定要被捨棄,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沒有一艘船會帶你永不回頭的航向成年。成年只是一段旅程,路上仍隨時可以青春璀璨、熠熠生光。

laggies_officia.82181141348.original.jpg

 

 

後記於10/18:臉書上看到小畢老師的[吃的,國外,和阿嬤]。雖然舉的例子不是很好XD,但我大概可以懂他想表達的。

隨便問一個台灣人,「日本是個怎麼樣的國家?」,你應該會聽到類似「日本的壓力很大,他們都必須要跟彼此一模一樣,他們很禮貌,可是心裡卻是黑暗的。」
我這十年來遇到的日本人,都很獨特,他們也沒有要展現出自己有多麼與眾不同,但他們確實非常有個性,他們一開始都看起來是totally normal,但稍微了解他們之後,同常都會發現,他們大概跟美國人一樣有自己的想法和特色—這純粹是我個人累積起來的印象。
美國人通常都有自己很不喜歡吃的食物,你可以說是挑食,但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有這個傾向,問個美國人他喜歡吃什麼,或問她不喜歡吃什麼,她大概就可以立刻跟你講,而且很仔細說明原因。
日本人其實也會。我曾經認識一個北海道人,她偏偏就不吃魚,就算這會造成困擾,她就是不愛吃!第一次聽到就覺得蠻好笑的,但同時覺得這個人蠻有個性。一般來說,我發現很多日本人大概也有些激烈的小飲食習慣,跟美國人一樣,不過其實,說跟美國人一樣不如說,跟這世界上大部分的人一樣吧。
而台灣人呢(嘿嘿),我要先說,我在台灣,我當老師的這8-9年來,大概問過一到兩千人以上,「你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然後我發現---絕大部分的人真的説不出來自己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你可能會想說,可能學生不想跟你說吧,但如果你上過我的課,你大概就會知道,我一旦發現學生有不想回答的問題,我就像瘋狗一樣咬著不放,如果這些人有辦法說出個答案的話,他們當時一定會說出來XD。所以,這後來就變成我的小遊戲,每次遇到新的學生就花個5分鐘逼他說出自己喜歡吃什麼。
玩了無數次之後,我就蠻確定:大部分的台灣人真的什麼都可以吃,就算不喜歡,在媽媽/阿媽/老師/男女朋友的逼迫之下,完全無法堅持不吃,可能小時候些自己的想法,但後來自己的TASTE被長輩給壓死了,所以現在被我問,真會不知所措,因為自己到底喜歡不喜歡什麼,自己也不知道了!
反正,經過很多次討論之後,就發現台灣學生被小畢逼了十分種以上之後,大概都會吐出以下很爛的答案:
不喜歡:(1)青蔥(2)青椒
喜歡:(1)白飯(2)麵(3)巧克力(4)牛排
所以,每次聽到台灣人說,「日本人的壓力很大,日本人都一樣,好恐怖!」,我真的覺得這樣說有點有趣。
日本人很明顯有很多「壓力」,但美國或德國也是呢,譬如說,日本人和德國人真的蠻像,很像的點就在於,他們都要求自己很多事情,要求別人的只不過是也要他們用很高的標準判斷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當然因為文化的關係,出發點和結果有所不同,但所謂的「壓力」的部分很相似。
美國當然也是個很有壓力的地方。如果你是台灣人,恐怕你無法了解美國的壓力,因為就算你在那邊待很多年,其實如果遇到很糟糕的事情,你只要搭飛機回來台灣就SAFE了,但美國人就是不一樣,如果破產了,失去了健保,遇到了法律上的問題,那美國人能去跑去哪裡呢?其實,在美國生活的美國人都有個很強烈的感覺:我走在鋼索上,隨時都可以不小心跳入貧窮的無底黑洞。在任何地方當窮人真的很恐怖,但在美國當窮人比台灣,日本,歐洲恐怖多了,而且在美國從有錢變成沒錢的路......好短好短!你的家人也大概不會想救你呢,這也是真的。
不過呢,日本和德國的高要求和軍事化,美國的金錢壓力,這些都是那個國家的system。這些system有好也有壞,但這些系統的目標本來就是要讓那個國家更強,所以人民的壓力是有的,但這個壓力不是沒有目標,也算是這種國家背後的力量。
而且,你也會發現,藝術家,科學家,偉大的文化,等等,都是來自於這種有目標性的高壓力環境。
換言之,社會的目標是讓大家走在一起,所以就設定了一個可以讓大家往前走的環境,但這種系統越完美就越會產生一些比較獨特的人類。所以德國,日本,美國...這種環境裡長大的人一般來說都很有個性,文化也很多元,也相當有感染力,因為文化本來就是出於某個族群設定給自己的特殊壓力
其實,這些國家的人並沒有被「壓死了」,因為這些國家的系統並不是要壓死人,也不是要讓大家都一樣,所以他們的國民並沒有「被弄爛了」反而是活得還不錯。
台灣的社會呢,是真的給很多壓力,但給壓力的方式算是「層次不平」,是種摧毀個性,讓人做不到事情的壞壓力。這種系統有時會給很大的壓力,堅持一些很不應該堅持的事情,也有時候會過度保護人,保護到把人弄傻了為止。說來說去,一整個社會的大系統可以說是瘋掉了,可以逼小朋友吃飯,逼得連自己喜歡吃什麼都不知道,也可以輕鬆到,把廢水丟進淡水河也沒差了
把人養大不容易,而且不是父母兩個人就可以應付得過來,每個國家都需要自己的共同標準去看事情,因為如果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或者這個標準歪掉了的話,出來的人就會像被虐待的狗。昨天被摸,今天被踢,這個世界沒道理!
其實,台灣人不應該把日本或美國的「共同標準」或「自我要求」當做一個很恐怖的東西。這些才是他們當列強的主因呢。
該怕的是「阿嬤」的那種壓力,一種讓人呼吸不過來,讓人走不下去,不聽道理,沒有邏輯的壞壓力。

 

後記於03/07: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後記於03/11:《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

 30歲是一段令人失望的時期,它讓我們看到在當初自己所輕蔑不屑的世俗裡,我們是如何拼命地想要往上爬。...等到我們30歲時,我們才發現心裡也存在著和上一輩相同的欲望、猜忌和權力感。對於一直深信自己正直又善良的我們來說,這種自覺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酷,其實是最脆弱的,那代表當事者身處在混沌的生活重心之外。對活著的人來說,『酷』是不被允許的,因為他們必須為了生活而忙著在日常中呻吟。」一《奇怪的橘子》

 20歲便成為實質上獨立的學習階段。這個時期學習如何與人接近、交往;會去找個能共同生活的另一伴,展開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有可能為了理想中的世界,將熱情投注在社ˋ會問題上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經過不斷努力及嘗試錯誤,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職業。不過近來20歲世代已經不再具有這樣的過渡期性格了。...原本在20歲所謂散發年輕及實驗的意義已經消失,如今變成只是國、高中階段的延長。...本來可以藉由中間世界來擁有各種不同的體驗及幻想,好讓恐懼與不安能夠獲得沉澱,但現在卻連中間世界也消失了

 沒有任何一件事是被強迫的,因為如果真的不想做,你就不會去做,但最後你還是做了那些事...這一切全都是你自己的決定。...一旦做出決定,就要盡全力去做,如果發現那個決定是錯誤的,也要有勇氣果斷地拒絕推翻。...即使世界奪走我的一切...但請記得有一樣是它奪不走的一那就是我選擇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困境的權利。」

 所謂的逃亡是沒有目的的,因為逃亡本身就是目的。...逃離之後所停留的地方不過就是另一個現實世界罷了

 聖者也要每天與心中的惡魔纏鬥,而且一樣吃力。

「曼托 ( Mentor )」語出希臘神話,意指「忠實而賢明的良師」。...個人的發展史其實就是個人為了拓展生命,在脫離把父母當成曼托的階段後,再度尋找一個又一個曼托的過程。...不過,30歲的人就跟孤兒沒兩樣。

 不管遇見多好的人,如果不能從他們身上發掘,那也是枉然。...深刻感覺到自己的生活需要某種變化,才會用心去傾聽別人說些什麼。

 成為大人,我們必須與過去告別...這個送往的過程就是哀悼。...哀悼不是一瞬間,而是必須經歷一連串的階段。...否認、憤怒、悲傷、觀念。普魯斯特:「當悲傷轉變為觀念時,令我們椎心刺骨的悲傷會失去一部份的力量。」

「理想自我」是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價值觀內化,與良心一起構成的「超我」。「理想自我」的挫折可能會導致自我的幻滅。

 所謂的親密感,必須在個人不失去自我認同的前提下才能與對方持續交流,所以當一個人無法確立自我認同的時候,將會很難與其他人接近

 總是將自己黑暗的一面擴大,會無法了解對方其實也有相同,甚至比自己更大的痛苦或悲傷。

 我們和母親都會經歷過一段「和解期」。所謂的「和解期」是指小孩一下子需要媽媽,一下子又想離開媽媽的過渡期。...「媽媽男孩」及「媽媽女孩」通常對自己的想法或感覺缺乏自信。...「媽媽男孩」和「媽媽女孩」雖然依賴父母,但同時也對父母妨礙自己的獨立感到強烈的憤怒。...因為對人類而言,「自主性」是一種基本需求,也是發展自我的動力。

 因為不曾得到共鳴,所以無法發展出對他人共鳴的能力。

 同理心可說是比同情心更成熟的精神機能,因為它需要健康的自我力量,既能將對方視為與自己分離的獨立個體,同時在暫時感受對方心情後,也還依然能保有自我。自我界線較脆弱的人,有可能因為完全融入對方的感覺,而無法產生同理心。缺乏同理能力的人,是自己阻斷了了解他人的機會,無法接收對方的感覺。

 擺脫受害者症候群: 1. 不管以前受過什麼樣的傷害,現在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 如果承認自己內心住著的惡魔,你就能理解、包容他人的欲望,而且可以學到如何讓自己的欲望與他人的欲望相互調和、共存 3. 不顧自己幸福,一心只想犧牲,這是帶有自虐傾向,但一味削弱或貶低犧牲的價值,是自信不足

 天使潛意識想利用犧牲來當作換取關愛的代價。...對方不僅沒有對天使心懷感謝,甚至會為此感到不舒服。...犧牲行為背後,隱藏強烈的自虐。

「信任」需要彼此共同建立,如果你不信任別人,別人也就不可能信任你

 感到倦怠時,其實內心反而有許多工作正在積極進行包括無意識地分析之前所累積的經驗,然後加以整合、消化。

 生氣前先在心裡默數一二三。

 職場關係不是家人。

 要避免被拋棄後悲慘恐怖的下場,最簡單的方法是在對方拋棄自己之前先拋棄對方,在恐懼背後,隱藏著自卑感和罪惡感。...只能一直單戀,不然就是不斷地測試對方。...他們一邊用不當的方式對待對方,一邊評估對方到底會不會拋棄自己。...有自信的人不會因為被拒絕就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愛情需要的不是「確認」,是「確信」。

 對父親理想化及不滿兩種極端的情緒在她心中交戰,使得她盲目執著於理想類型的情人,同時又會挑剔交往對象的缺點。

 絕不分析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完全看透對方絕不是件好事,更何況也無法真正看透。...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擁抱彼此所看到的傷口,然後一起去治癒它。...人生中確實有些秘密是必須自己帶進墳墓裡。

 每個人都期待會有個只愛我的人,而這個人可以為自己付出一切,就好像小時候「家庭羅曼史」的幻想一樣。

 不成熟的防衛機制

投射: 無法接受自己和其他人一樣具有破壞成分的攻擊性,所以將這種危險欲望的責任推卸給別人。
投射性認同: 無法將危險的屬性全部推卸給其他人,便試圖從其他人身上引出這種屬性,然後加以調整來調節自我衝動。
劇畫化: 將對方塑造成像漫畫一樣滑稽的人物,藉此降低恐懼。
逃避: 與危險狀況及對象保持安全距離。
退化: 退化到比現階段更幼稚的水準。
攻擊性轉向自我: 毀滅自我。
壓抑
否認: 將意識到就會無法忍受的想法或欲望無意識的否決。
隔離: 將情緒從想法中抽離並加以壓抑。
抵銷: 感覺到自己的欲望或攻擊性導致他人受害時,試圖抵銷這種心理狀況的強迫性行動。
反應結構: 做出與內心完全不同的舉動。
理智化: 嘲弄周遭的人,得到贏的快感。

 成熟的防衛機制

認同: 象徵化、昇華。
合理化
代替形成
利他主義


讀完這本書後,有幾個反思: 

1. 我在上大學開始體驗花花生活之前,一直沒辦法輕易感知到別人的情緒,也沒辦法讀空氣。形容那種感覺,就很像我在魚缸裡還是其他人都在魚缸哩,中間隔著一層很厚的玻璃罩,我只能用猜的或是乾脆忽略人與人之間的情緒信號,別人臉上出現了某種表情,我會很困惑,覺得對我來說跟密碼一樣。現在我理解到是因為我們家在我小時候少發展共情的氣氛,相反的,那個環境會有很多方式來逞罰共情太強的人。所幸在積極、主動的接觸外界後,我經由後天努力改善這個狀況,現在已經可以某個程度享受分享他人感情,掌握環境氣氛的能力,並因此得到很大的快樂 ( 我本性便是喜歡和他人感情融合的人 )。

2. 之前跟L在一起,我是用扮演天使的方式在勒索L,還自己委屈。以後要慎選付出對象,也不要給對方帶來壓力。

 

後記於03/13:

v2-bf3b6da684669a6ebabd226eee386d0c_hd.jpg

 

後記於06/20:

「我當時很自卑,現今也仍然很自卑。你們 ( 台下的學生 ) 會有一種錯覺是,像我這樣的人已經世事洞明,這種印象單單是錯覺罷了。
這是個持續的掙扎,清晨的你感到自卑,入夜後要感覺好得多,有時候是反著來的,而這樣的旅程並不總能給你帶來愉悅。這是他們 ( 年輕人 ) 遲早要面對的,也是他們應該要面對的。...如果你歷史讀得夠多,你就會發現一件事,那就是—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不管我這輩子做過總計3600小時的電視節目還是什麼,你可以遇到連續三場不太順利的節目,然後你就會開始反省...我覺得這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
我覺得有這麼一種錯覺,你認為自己在這裡能學到東西,之後就大功告成了。這也是我曾經的錯覺。
活到老學到老,在這裡 ( 哈佛 ) 你會學會如何思考,並且遇到很多有趣的人,但往後的學習,就得靠你自己了。
只要你對此保持正確的態度,不斷嘗試,不斷做出選擇,經歷各種混亂和迷惘,這才是該有的過程。

我比你們大很多,但我仍在很多方面,能和當時在這裡的18歲的自己掛勾,感同身受。我只是有了幾張自己名字的信用卡,而不是我爸媽的。但這是我深信不移的,那就是,這個過程,有不安全感,害怕迷失以及不確定性,這其實是個健康的標誌,這是在告訴你你沒有停滯不前。你們要去培育那樣的感覺。」—康納歐布萊恩

 

後記於2021/05/23:「美國文化缺少一種徹底脫離父母的成年啟蒙儀式,因此人們只能在漫長的發展過程裡不斷地說服自己:我已經是個獨立自主的大人了。…而我們的反應往往是急切地向外追求安全感,匆匆扮演啟社會、職業或家庭角色,這麼一來我們就避開了自己應負的責任而試圖去取悅別人,並且逃脫了那份與自己的理想達成協議的負擔。」—占星.業力與轉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