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508860570-1444884716.jpg

 

關於寂寞

最近真的很寂寞,常常整天過去也跟人講不到五句話。
並不是真的講不到話,而是那種有意義的、對方看進你眼睛,因為他有認識你的慾望而非出於社交而交流的話。


關於失敗

在這裡遇到的這些人生贏家,讓我很難不去聯想到自己在這個資本世界裡是多麼可悲。我不是個生存高手,無論是在物質或感情上都不是。

現在冷靜下來想想,我真的是這麼糟、無趣、不值得認識的人嗎?其實應該也不是(喂?),只是可能剛好我遇到不覺得我這種人有什麼有趣的人而已。
說真的這點這半年讓我很困惑,在過去的同溫層我可從來沒有受過這種對待啊 ( 好吧,其實仔細想想好像在跟我們自己學校的有些人相處也有點這種感覺,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真的就不算勝利組之流 )。

 

他們人真的都很好,也很優秀,可是就是有種交流上虛虛的感覺,好像有某種非常本質的東西在我們之間的談話中流失了,相處久了帶來一種價值錯亂,好像我過去不曾懷疑過的目標,包括堅強、想像力、智慧、謙卑、包容等等,都不再重要,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好勝心面前必須黯淡無光。

久之,我領悟到他們那樣一路旗開得勝的成長路,為他們的善良本性帶來了一種無心的狠勁。
這種狠勁我過去也有的。你不容許別人對你說不,對你的表現說不,對你的感情說不,甚至不容許運氣說不。
這種狠勁特別容易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只能由徹底明白自己並沒有比別人更特別來去除,你可以在這漫長人生的無情變數中隨便選一個工具:無常、愛、時間、失敗(牽涉到自我價值的失敗)。

我用我七年在成績和感情上的挫敗,雙膝跪地才磨掉了大半。

我也感謝這樣的經驗,它讓我成為一個更有同理心的人。
相較於這個我,半年前還未開始實習的我,對人際間的種種是多麼無心到了無情的程度啊,現在的我能夠比較敏銳的感受到別人的孤獨,了解到要盡量別讓相同的事情在別人身上發生。


關於感恩

上周末去參加婚禮,幾乎每一個我過去的老朋友都沒辦法一時間認出我。
雖然我們的確也是五六年沒見了,但這幾年來這樣的評語真的非常多,不外乎我長得跟以前很不一樣,或是根本認不出來等等。
我有戴牙套,但沒有整過容,而且個人覺得其實我戴前戴後沒有真的差非常多,所以我想的確是某種非常根本、氣質上的改變,這個改變大到影響了我整體給人的感覺。

我猜測是那種天真的感覺不見了。
而且現在的我比起18歲,徹底接受了我不能安排人生,也解決不了跟人有關的任何問題,那些都是命運跟時間的權利。

大學以前的我受盡那時候還不自覺地呵護,雖然有我自己貨真價實的煩惱,但基本上還是享受周圍人的寵愛跟包容。
朋友們對我這些明顯太過浪漫、不接地氣的奇思異想抱持著尊重友善,甚至有點好氣好笑的態度。
現在想想我自己不知道那時候已經得到我目前這前三分之一人生大概是最寶貴的東西。

這半年,每當放假回到台北那個我從小生長的地方,會有種可以無縫接軌18歲的錯覺,彷彿離開青澀青春期後,在成人世界受的那些數量跟質量都驚人的傷都不算數,我可以在童年覺得最快樂最安全的地方重新開始。

我真的不是堅強的人啊,想到我許多朋友都一個人在國外,也沒像我這樣脆弱沒用,不禁覺得有點自責。
而且也非常羨慕那些即使失去安全感也能把人生打理得好好的人,我真的就不是這種人啊,最近一天只吃一餐正餐,而且常常睡不著,想吐。我真的就是沒辦法在這種狀況念書跟準備考試,就跟我過去因為那些痛苦而毀了我的醫學術科的成績一樣。


回想起來,過去我人生許多非常低潮的時刻,其實都有我那時候根本無暇注意的人在支持我,愛我。
青春期我的家庭問題,並且我對於離開國中同學非常傷心 ( 但這時候我有補習班的大家 );
非常誇張的宗教事件 ( 我有期、溱、姊妹還有補習班的大家 );
clerk在醫院過得非常痛苦 ( 我有中醫同組的人,他們剛好都大我五歲以上,所以真的像哥哥姊姊那樣照顧我、包容我在醫院各種出包 )。

打這麼多,只是想要自己提醒自己是幸福的人,只是有時候幸福當下自己看不到。

 

關於成長

後來想想,我這半年來花了太多時間在崇拜那些可以平衡不跌倒、保持人生乾淨的人。
我應該要對自己有公平的想法,我可是跌倒還站得起來的那型,並且很容易相信人跟人之間的感情 ( 這倒不知道算不算好事 )。

人生並不是競賽,重要的是願意付出多少愛。我不必排除別人就可以感覺很快樂,可以在評分表之外發現一些浪漫,這些是真正屬於我的、什麼都帶不走的福氣。


我曾經崇拜贏家,這半年帶給我非常大的痛苦,但今天這件事讓我終於真正明白,其實我沒有必要崇拜他們。
因為他們是他們,我是我,我或許沒有他們優秀,但我真的有屬於我的東西。

第一次,我不需要透過別人的目光來證明這點,因為我真的看見了。

 

 

後記於02/07:

今天無預警的,迪帶媽媽來醫院做檢查,我們聊了大概兩小時。聽他說一些中醫界、母校和同學的事,事隔多月又聽到來自過去的消息真好。
而且迪也跟我說當初他在彰化外放時,雖然有朋友陪伴,還是過得很痛苦,看來有這種感覺的不只我,我不是異數,這讓我鬆了一口氣。而且也讓我更加確定任由那些人這樣對我是不對的。

過去幾個月老覺得有點迷惘,覺得是我自己的錯,是我自己太敏感。
兩天發生的事,讓我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喔所以啊,上帝不是挺神奇的嗎,把我的老朋友馬上送來給我了,這對我真是莫大的鼓勵。

 

後記於02/07:

受不了查了一下留學人的一些心得,本來只是想看看有相同狀況的人都怎麼辦,意外發現我在這裡發生的種種包括孤獨感、安全感缺乏(甚至引起生理反應,影響學業表現)、差點和某個其實不真的適合的人墜入情網、自我價值因為小團體否定而低落等等,都是許多人共同的體驗。

這樣讓我比較放心,因為這表示這樣的匱乏不是我想像力太豐富幻想出來的,也不會持續,而會隨著我的小留學生活結束而消失。


整理一下我關於這次領悟而學習到的東西 ( 有些是我覺得還蠻能說明狀況的格言,不是我自己的話 ):

1. 比起讓別人對你感興趣,如果你真心對別人感興趣,你在兩個月內交到的朋友,會比你在兩年內交到更多—戴爾卡內基
( 其實我這點不是做得很好,雖然我很喜歡聽別人說他們自己的事,但我很怕冷場,所以如果對方剛好不是夸夸而談的那型,我可能就無法有機會展現我想認識他們的誠意 )

2. 年輕的我,沒耐心又主觀,對於談不來,價值觀不同的人,總抱持著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態度。當時覺得自己很灑脫,很有guts,後來才發現這份灑脫讓我錯失了許多與人結識的機會—劉軒
( 我發現 峻 其實去年在印度就提醒我過這件事了,但我這人就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完全知錯不改那型。不過也好,我現在貨真價實親身體會這句話的意義,也不會再忘記了 )

3.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走進你的生活,高喊:嗨!我在這兒;另一種走進你的生活,輕嘆:啊,你在這兒。—萊拉朗德絲
(面對別人的故事,要有修養做第二種人)

4. 一個誠實的人是不會單單愛而不敬的。因為,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是由於我們認為那個人具有我們所尊重的品質。—盧梭
( 這句話目前而言對我的重點是:在寂寞的時候很容易被一時情緒沖昏頭,真的要小心。有人對你表達興趣,但同時又矛盾的表達著輕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而不要光說別人,這幾天我自我省思,我為了自己怕被拒絕,其實以前的做法也是先發制人傷害了很多人,也是很不尊重別人感受的表現。
要愛別人,真的自己必須先堅強,不堅強很難彼此尊重。 )

5. 要相信別人給你的第一印象。後面那些延伸大多都是你自己腦補出來的。
( 我忘了這句話在哪裡看到的,但根據我這半年多來的體悟,這是真的,就算不是百分之百,準確率也非常高。因為在最一開始的時候你對這個人沒有好惡,也沒有主觀印象去篩選他舉手投足透漏的資訊。)
(後記於03/20:後來找到是
Oprah Winfrey 說的:「另一件我從人生中學到的教訓是,人們第一次在你面前所表現出的行為顯示他正是那種人,別到了第二十九次才相信,特別是男人。當你第一次就發現某人缺乏正直或誠信時,你要知道,這些行為一定會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回過頭來傷害你。讓自己活在事實中,你將可以面對每一件事,甚至是死亡。」)

6. 朋友最重要的品質只有兩個:忠誠、勇氣。—阿嘉莎克莉絲蒂

7. 一個人沒有經歷過低潮的狀態,就不是清醒的人,對這時候的他們不要計較,也不要事事當真,做好自己就好。

 

後記於02/13:

fw7724202.jpg

今晚看了 班史提勒 主演的「人生剩利組」( Brad's status )。(其實我本來不是要看這片,只是原本要看的找不到。真神奇啊,所以說電影跟書該來的時候是緣分,都擋不住的。

這部電影在講的東西,正好跟我大半年來的苦苦思索不謀而合,關於自我價值,關於成功,關於幸福。
甚至連最後 Brad 在餐廳跟老友鬧翻那段心情也一模一樣。


這部電影沒什麼所謂劇情,只是 Brad 一人不斷自我對話而已,但把中年危機的種種細微想法,表達地誠實直接,絕對值得一看。
雖然主角是年近半百的爸爸,但由現在正初入社會,害怕失敗與他人目光的我們看來,不也是心有戚戚嗎? 


節錄裡面我覺得非常棒的對白:

我花了太多時間在腦子裡自我吹捧、自我打擊。我坐在那裏靜靜聽著,靜靜感受著我內在的生命力。
那音樂真的很美,女孩們也很美,我可以愛著他們而不必去佔有他們,
就如同我可以愛著這個世界而不去佔有它一樣。」

不過那根本不會發生,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糾結,根本沒空理別人。就像會一直想到你的人是我,所以你唯一應該在意的是我的想法。」
也是,所以你的想法是?」
嗯…我愛你啊。」
我還活著。我們還活著。」

 

後記於03/16:「我們中間沒有絕對信命運之說的,但是對著這不測的人生,誰不感到驚異,對著那許多事實的痕跡又如何不感到人力的脆弱,智力的極限。世事盡有定數?世事盡是偶然?」—林徽因

 

後記於03/20:「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孤獨的真正原因是因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榮格

 

後記於02/18:
「有的人21歲畢業,到27歲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歲才畢業,但馬上就找到工作了;
有的人沒上過大學,卻在18歲就找到熱愛的事業;有的人一畢業就找到好工作,賺很多錢,卻過得不開心;有的人在16歲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卻在26歲時改變想法;
有的人有了孩子,卻還是單身;有的人結婚了,卻過了十年才要孩子;有的人身處一段感情,愛的卻是別人;有的人明明彼此相愛,卻沒有在一起。
人生的每一件事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時間,你身邊有些朋友也許遙遙領先於你,有些人也許落後於你,但凡事都有他自己的節奏,他們有他們的,你有的,耐心一點。」

 
後記於2022/03/17:最近又除重複了一樣的事,只覺得這些人無論本性好不好,真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可惜了他們沒料到我不是像他們一樣思考模式的人,要是多一點真心多一點真氣,我還真會兩肋插刀,義氣相挺。就是這種聰明但稍微缺乏文化底蘊帶來的計算,讓我無論再怎麼後知後覺,都起了警戒心,無法繼續交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