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41284527b656c0b22f2b129453a69f8c.jpg

《人體的彩虹》為張長琳教授寫成於2010年的書。

本書的副標—「揭開中醫經絡與電磁場的奧祕」—說明了這本書的最主要目標,也就是「經絡與脈輪的現代科學研究」。

雖然這本書的心得我寫的晚於其他讀書心得,但基於它的成就扎穩了經絡的基礎,故將這篇心得放在「微談中醫」的第二篇。

*本篇文章大多數內容直接取自本書,只是基於我閱讀的習慣刪減了一些文字,並增加了對其中一些內容的補充。
未免轉達錯誤,若有興趣,推薦直接閱讀本書,切勿以此文章斷章取義。

 

科學精神的本質

我們所觀察到的,其實不是大自然本身,而是大自然對我們所提問題的一種反應。」ー海森堡

科學家不喜歡不加思考地人云亦云,而是崇尚獨立的理性思維。他們不相信主觀的感覺,而是用客觀的儀器,進行定性和定量測定,提出不同的「模型」、「假說」和「數學式」。
接著,又有許多科學家接棒做進一步的實驗,以便「證實」這些假說。
這個過程中,有些被淘汰,有些被修改,形成進一步的「理論」。

科學家的工作,就是在複雜、看似無章的資料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

 

嘗試用科學語言來解釋「針灸」

我們往往不自覺地假定,五官已經將周圍環境描繪出完整的圖像。所以在想到許多現象背後還有感官無從察覺的東西時,總有些怪誕的感覺。」ー德國物理學家金恩


針灸的研究工作可以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個是臨床研究,研究各種替代醫學的有效性、安全性。
這種研究比較簡單,但也緊急和實用。例如德國科隆大學在醫療保險公司的委託下,對針灸鎮痛是否是安慰劑效應的問題進行了大樣本睡眠腦電圖測定 [1]

第二方面是基礎研究
這不單單是為了得到科學界的認可,更重要的是,只有透過這樣嚴格、理性、精確的理解,才能讓替代醫學與現代科學理論相容,與現代科學記述一起發展,進一步造福人類。

[1] 德國認定針灸對陣痛有效

2000年德國衛生部頒佈法律,德國醫師可以用針灸作為治療手段,但德國聯邦醫生與保險公司大會上,決議不將針灸列為健康保險給付項目,理由是學術上無法證明其療效。
同年,德國數家醫療保險公司發起並支出750萬歐元資金,開展了一項長達6年的調查,比較針灸在背部、膝蓋和頭部疼痛治療的效果。這個科研專案在全德7300多個診所展開,對50萬名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病人進行了調查。這也是目前全世界規模最大的針灸臨床研究計畫。

在研究中,患有背痛、膝關節痛和頭痛的病人被分為三組。
第一組使用傳統中醫針灸療法,按照經絡理論用針刺激準確的穴位;
第二組雖然也採用針灸療法,但針灸並沒有紮到患者的穴位,而只刺到皮膚表層,有時甚至有意選擇錯的「穴位」。
最後一組病人則接受西醫常規治療。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證明兩點:
第一,針灸治療 ( 標準針灸和假針灸 ) 是否優於西醫的常規治療手段;
第二,傳統針灸和准針灸究竟有沒有區別。

研究得出三點結論:
一,在膝關節和背部疼痛的治療上,針灸明顯優於西醫常規療法。
二,對偏頭痛和緊張性頭痛,針灸的療效和西醫標準療法一樣。
三,研究也顯示,在療效方面傳統針灸和「假針灸」並沒有顯示出差別。這使得有人懷疑在特定穴位施針的必要性。

[補充] 2007年

2007年9月《Medicine》雜誌刊登,德國 Regensburg 大學的 Michael Haake 主持的實驗ー使用1162名腰痛病患分3組分別進行針灸、假針灸和常規治療對比試驗ー發現腰痛情況好轉的人,針灸組有47.6%,假針灸組有44.2%,常規治療組有27.4%。針灸組和假針灸組沒有統計學意義的差別。

其共同作者德國波鴻魯爾大學教授 Heins Endres 說:「針灸對慢性腰痛是極有前途和效果的治療選擇,病人不僅經歷疼痛大幅減輕,由腰痛引起的殘障和不良生活質量,也有改善。」


當心理學延著十九世紀物理學的概念發展時,物理學卻正向著相反的方向發展。」ー美國物理學家史戴普

這場中醫的文藝復興遇上了兩個思維瓶頸:

1. 醫學和生物學中,純粒子圖像思維

物理學打從一開始,就是一門相當精神化的學科,所謂萬有引力、電磁場、原子論,都不過是將生活觀察或用客觀儀器進行定量或定性探測得來的結果所產生的「模型」、「假說」、「數學式」,用設計的實驗做進一步的證明。只是19世紀工業革命的巨大成功,使得唯物主義 ( materialism )ー無論是對世界本體論 ( ontology )還是對人生觀ー成為主流思維模式。

唯物主義的第一個挑戰,來自於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
但更大的挑戰,則來自物理學家狄拉克的「電子與正電子的理論」。
雖然在20世紀初,物理學本身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捨棄了唯物的道路,然而兩百多年的系統教育,加上20世紀中葉DNA模型的權威,早已深深影響了甚至本來在名義上應是以研究精神為主的心理學和生物學。

2. 化約、對抗和征服思維

所謂的「化約論」,就是把一個系統分拆成越來越小的部件,從而找出到底是哪個部件出了問題,從而清清楚楚地解決問題。

我們首先應該承認,化約論的思維方式特別適用於修理機械,在早期的醫學研究中也極為成功。
但眾所周知,中醫的思維則完全不同。

所幸的是,物理學在這方面又先走一步,從而為整體醫學研究鋪平了道路一德國物理學家 Haken 1971年提出「協同學」( synergistics ) [2]。

[2] 協同論  來源: MBA智庫百科

是20世紀7O年代以來,在多學科研究基礎上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學科。是系統科學的重要分支理論。
主要研究「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在與外界有物質或能量交換的情況下,如何通過自己內部協同作用,自發地出現時間、空間和功能上的有序結構」。

哈肯說,他把這個學科稱為「協同學」,一方面是由於我們所研究的對象是許多子系統的聯合作用,以產生巨集觀尺度上結構和功能;另一方面,它又是由許多不同的學科進行合作,來發現自組織系統的一般原理。

客觀世界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系統:社會的或自然界的,有生命或無生命的,巨集觀的或微觀的系統等等,這些看起來完全不同的系統,卻都具有深刻的相似性。
協同論則是在研究「事物從舊結構轉變為新結構的機理的共同規律」上形成和發展的。它基於「很多子系統的合作受相同原理支配而與子系統特性無關」的原理,設想在跨學科領域內,考察其類似性以探求其規律,以現代科學的最新成果—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突變論等為基礎,吸取了結構耗散理論的大量營養,採用統計學和動力學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對不同的領域的分析,提出了多維相空間理論,建立了一整套的數學模型和處理方案,在微觀到巨集觀的過渡上,描述了各種系統和現象中從無序到有序轉變的共同規律
哈肯在闡述協同論時講道:「我們現在好像在大山腳下從不同的兩邊挖一條隧道,這個大山至今把不同的學科分隔開,尤其是把『軟』科學和『硬』科學分隔開。」

此外,哈肯提出了「功能結構」的概念。認為功能和結構是互相依存的,當能流或物質流被切斷的時候,所考慮的物理和化學系統要失去自己的結構。
但是大多數生物系統的結構卻能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間,這樣生物系統似乎是把無耗散結構和耗散結構組合起來了。他還進一步提出,生物系統是有一定的「目的」的,所以把它看作「功能結構」更為合適。

*美國物理學家 David E. Kaplan 提出:整個宇宙就是由不同強度相互作用構成的巨大網路

*李克學證明「量子效應」不但適用於微觀,也適用於宏觀世界。
( 陳天威:「中科院李克學研究員在德國搞了很長時間研究,寫了一篇論文在莫斯科發表,證明了量子效應在宏觀世界完全適用。李克學將普朗克常數的h換成德布羅意的λ,波長λ有的很短,但幾千幾百公里也很正常,所以在宏觀世界,量子物理學也實際上在起作用。」(《和之真諦與處世智慧》) )

[補充] 比利時物理學家 Prigogine 發現了「耗散結構」  來源:百度百科

耗散結構論可概括為:一個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的開放系統 ( 不管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乃至社會的、經濟的系統 ) 通過不斷地與外界交換物質和能量,在系統內部某個參量的變化達到一定的閾值時,通過漲落,系統可能發生突變即非平衡相變,由原來的混沌無序狀態轉變為一種在時間上、空間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狀態

這種在遠離平衡的非線性區形成的新的穩定的巨觀有序結構,由於需要不斷與外界交換物質或能量才能維持,因此稱之為「耗散結構」( dissipative structure )。

以前的物理理論認為,只有能量最低時,系統最穩定,否則系統將消耗能量,產生熵,而使系統不穩定
耗散結構理論認為在高能量的情況下,開放系統也可以維持穩定。
例如生物體,以前按照熱力學定律,是一種極不穩定的結構,不斷地產生熵而應自行解體,但實際是反而能不斷自我完善。其實生物體是一種開放結構,不斷從環境中吸收能量和物質,而向環境放出熵,因而能以破壞環境的方式保持自身系統的穩定
城市也是一種耗散結構。

牛頓的萬有引力描述的是無始無終按規律運行的美好世界;而熱力學第二定律描述的是一切終將走向滅亡的熱寂;
相較之下,耗散結構描述在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系統中「生」的機制,但其先決假定條件是存在提供能量、物質,並且可以交換熵的外環境。

 

「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

第一階段:解剖學研究

東方人看重「功能」,而西方人卻特別重視「結構」。
東方人有種很務實的信念ー只要這種方法能治病,就是好醫學,整個中醫的診斷都是基於「症」,並且對症調理,並不強調是哪個部位出問題。
西方人卻始終特別重視解剖結構,
17世紀笛卡兒的著作《人即機器》,更深深影響西方人的思維。

因此「針灸和經絡的解剖基礎是什麼?」是個自然而然的問題。但直至目前皆以失敗告終。


第二階段:現象學研究

1978年,福建中醫研究所胡翔龍主持《循經感傳研究》:

收集63,228人,除了中國人,還包括588名非洲黑人和110名白人。
實驗由直徑3-5mm的銀質電極,放在井穴或原穴上,發出低頻電子脈衝來誘發。
而氣感雖然是實驗對象主觀感受,也設法級別標準化。

實驗結果,這63,228人中,78%的人受試者出現了「循經感傳現象」。也就是說,有40,000多位受試者有了這種感覺。( 根據醫學和藥物學的經驗,「安慰劑效應」的有效率最多只有25%,而78%是遠遠高於「安慰劑效應」所能達到的效果的。)

根據這個研究,參與者提出了幾個重要的問題:

 古書的記載是否有誤?

在人體的四肢,感傳線基本上與經絡線一致

軀幹部,就可以觀察到感傳線與經絡線之間的不一致
頭部,兩者之間的差別就相當大了。

個體和個體之間,差別可以很大

這也說明瞭經絡圖基本上是對的,但經絡在個體上並不像解剖結構一樣固定

 循經感傳線路的穩定性?

這個研究還做了定量描述,表明只有86.7%的感傳線路是與教科書上的經絡圖一致的。

而其他人或其他情況下,即使在同一人身上,重複刺激同一穴位,一般都有1-2mm的漂移

 循經感傳線路的可變性?

有些人生病時,循經感傳的線路會出現大幅變化,有時感傳會完全離開平時的線路,直奔病灶所在之處。也就是古書中記載的「氣至病所」和「阿是穴」

 耳穴

發現刺激耳穴時,氣感首先在耳廓內循行,然後跨過耳廓,進入對應的經絡

 溫度和藥物對循經感傳的影響?

ATP、CoA、Cytochrome C和某些中藥都能增強循經感傳的出現頻率和強度。熱水浴和氣功也有相似的效果


後來其他研究者,基於這個研究的基礎更進一步回答了其他問題。

 循經感傳的方向和速度? ( 長濱善夫, 1949 )

與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  ( 單向 )  不一樣,「循經感傳」是雙向的。就是說,針刺激之後,「氣感」同時往向心和離心兩個方向爬行。

「循經感傳」的爬行速度也相當慢,只有每秒1-20cm。比每秒2-120m的神經傳導要慢得多了。
所以,「循經感傳」並不是一種簡單的神經傳導,也不是體內的擴散傳導。

 「循經感傳線路」的寬度和深度是怎樣的?( 劉澄中,1985, 沿著肺經的實際感傳線路 )

感傳線路並不像古書經絡圖上畫的那樣,是一條細細的線,而是一條有中間部和邊緣部的寬頻。中間部是比較窄的,為2-5mm;而邊緣部則比較寬,為2-5cm。

感傳路線所處的深度則隨部位而有所不同
在肌肉豐厚的地方位置較深,在肌肉淺的地方似乎就在皮下。

另一個可觀察到的有趣現像是:當把毫針離開穴位中心點刺激時,感傳線路也會作相應的平行漂移,只是平移的範圍有限

2018081921420889.jpg

 

「外周假說」的幾種可能性

於是科學家便提出了「中樞假說」和「外周假說」。

外周假說目前有較多的實驗證據:

 電通道

1926年,俄羅斯電工 Kirlian 發明的高頻高壓放電攝影技術 ( Kirlian photography ) ,可以在暗室中看見手部經絡。
Kirlian 攝影的過程需要高電壓,高頻率,交流電供應的裝置。 基本的過程是「電暈放電」現象一當一個電極所形成的電場中,有接地的物體受電場影響,而放出電火花一這些電火花通過底片時,能產生美麗的光暈噴流效果。

1947年,德國 Croon 醫生和 1950年 日本 中谷義雄醫生,前後實驗證實:穴位和經絡表面的低電阻現象。[3]

50de7cb0f01edfb3bcf5072425a61537.jpg

1953年,德國 Voll 醫生把這種低電阻發現發展成一套診斷系統,被稱為「傅爾電針」。[4]

[3] 中谷義雄 良導絡  來源:王唯工《氣血的旋律》

中谷義雄博士發現穴道點附近的導電度特別好,而穴道與穴道間的電阻也特別小,尤其是在同一條經絡中,穴道與穴道間的電阻最小。

王唯工博士解釋:
穴道是許多小動脈集結處,也有許多神經。
身體組織中,皮膚本身的電阻是很高的,導電最好的是血液,因此穴道在共振血液循環的模型中,擔任變電所的角色,以大量小動脈叢來將血液壓力波的能量傳換成流入組織之低壓血流。這些穴道中的小動脈是與大動脈相連的,而同一經絡間的穴道,是由鄰近的動脈相連,所以穴道和穴道間的電阻一定最小。

[4] 傅爾電針  來源:王唯工《氣血的旋律》

用鈍的針將穴道附近的表皮磨出許多小孔,產生體液滲漏,這些體液沾在金屬針表面,在加上瞬間電壓時,因為表面附著的體液成分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瞬間電流。

王唯工博士解釋:
穴道是小動脈的集結地,也是小靜脈的集結地,身體的廢料也在穴道集結,再送回心臟,經由肝腎去處理。
如果身體好,氧氣供應充足,這批廢料以二氧化碳為主;如果氧氣供應不足,就會產生乳酸等,酸化的更厲害。
此時傅爾的電針就能依靠這瞬間電壓產生之瞬間電流,替這些體液做成分分析,利用的原理是各離子在電場下的活動度不同,與這些離子或二極體的化學特性以及能不能治病不必有關聯。這種測量的靈敏度非常高,但是特異性不好。

 

 聲通道  ( 祝總驤,1989, 1996 )[5]

不僅在人體,在動物和植物上,也發現常與低電阻點平行分佈的高聲強點

專著《針灸經絡生物物理學-中國第一大發明的科學驗證》中提出:「經絡是多層次、多功能、多形態立體結構的調控系統」的理論。

[5] 聲通道  來源:王唯工《氣血的旋律》

祝教授發現無論敲打穴道或非穴道,聲波可循經絡在穴道間傳遞。

王唯工博士解釋:
實驗證明通道器官的動脈受阻或穴道受壓或針刺,在原來相連的血壓波中下降。

 電磁波通道

     光通道:雷射針灸

     微波通道 ( 張秉武, 1981, 微波沿經脈傳導的實驗研究 )

 化學物質通道

1985年,法國的 De Vernejoul 利用伽瑪照相技術,發現當放射性元素注入人體某些穴位後,會循著傳統的經絡路線運行
研究人員還發現,同位素在健康的人體內移動的速度大於不健康的人。 

 水通道

1968年,張維波 得出經絡是中間帶流阻最低,走向邊緣部時流阻逐步升高的結果。


基於「外周假說」相關證據的蓬勃發展,來到經絡研究的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提出假說

1983年,孟昭威, 第三系統平衡假說

v2-2ea4354dbcafc85f9c99ba2169dc5493_hd.jpg

1959年,張秉武, 經絡波導假說:認為「內氣」就是指人體內的電磁波循經感傳的慢速度源自於波導在人體這個波導系統內的「群速度」

 

傻問題

 穴位有多大? 經絡有多寬?

1960年,Robert O. Becker 用電導測量得出穴位並不是像針灸銅人身上那樣的小洞,具有清楚的邊界和明確的深度,而是像一座邊界不清的小山峰。

1960年,Becker 和 1980年 張仁驥 用電導得出經絡邊界模糊的條狀區域,中軸線上的電導最高,從中軸線走向邊緣時電導值會逐步下降

 經絡和腧穴會不會移動?

1973年,李定忠 經臨床觀察得出下圖結論後,提出經絡環皮部挑治法 。

v2-0391f03bb2611ac72c7a98d1fc4d79db_r.jpg

1978年「循經感傳研究」。( 前述 )

張長琳 手掌電導分佈。( 下圖 )

d943045921bb0379483ca5d2f3534c4e.jpg15447eadea616b49899804b1d342f834.jpg

 皮膚上的電測量資料到底可不可靠?

1970年代,張世儀 ( 探頭壓力與皮膚電阻的關係 )、胡翔龍 ( 測量電壓與皮膚電阻的關係 ) ,
1960年代 Kroon ( 測量電流的頻率與皮膚電阻的關係 ),
都分別證明:穴位與穴位區的皮膚電阻差值明顯

1990年代,固定在同一點上進行的連續電導測量,顯示人體的電導確實是隨時間漲落。但這種變化是全身性的,所以不影響穴位與非穴位的差值


即便這個電測量的實驗結果獲得了證實,但這個起源於德國的「皮膚電阻測定」這個命名卻是錯的,並嚴重誤導了往後對經絡本質的研究。

原因是,穴位和非穴位區的電測量資料通常有十倍之多,有的甚至更大,如果是因為皮膚,兩個區域在解剖上應有顯著差異,但並沒有這樣的解剖學證據
日本生理心理學家本山,乾脆把皮膚角質層剝掉進行測量,發現只有三成的讀數來自於皮膚,七成則來自於皮下

在否定了皮膚的可能性後,體液 ( 電阻低 )、神經 ( 植物也有穴道 )、血管 ( 包覆體液 )、肌肉的可能性都接連被否定

另外,電阻計所測的並不是某一物體對電流的阻擋,而是這個物體可以讓多少電流通過:電阻(R)並不是一個真實的名字,只不過是電導 ( J=V/I ) 的倒數,而電導正比於電場強度(E)。也就是說,在皮膚上測量的不是「皮膚電阻」,而是「身體的電場強度」
 

 因此,我們得到了一個初步結論:經絡系統就是對「人體內能量分佈的一個簡單描述」

 

「耗散結構」的歷史意義

1970年代,比利時科學家 Prigogine 跨出三大步,發現科學思維的新大陸。

 第一步:從封閉系統到開放系統

第二熱力學定律:「在一個封閉系統中,熵值恆增」。所謂「封閉系統」就是一個與外界既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交換的系統。

Prigogine 認為外界可以向開放系統輸入「負熵」,從而使系統內的「熵值」減少。

ps. 1944年,Schrödinger 預言過「出生物體可以透過飲食和呼吸引入負熵,從而保持高度的有序狀態。

 第二步:從平衡態到遠離平衡態

所謂「平衡態」就是一個系統已經達到了熵最大,也就是處於一個極為均勻的狀態

Prigogine 發現在遠離平衡態時,並不是越來越亂,反而是常常會出現一種新的結構,一種動態的結構。也就是說,在遠離平衡態時,一種新的「秩序」會從「無序」中出現

 第三步:從靜態結構到耗散結構

「耗散結構」是與「靜態結構」相對。

靜態結構在沒有能量供應時不會自動消失,而且封閉環境中保存得更好。
耗散結構的先決條件是不停耗能,且不能放在封閉的環境中。


 總結:經絡系統的功能所對應的結構,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靜態結構,而是一種耗散結構,並且電磁波駐波形成的耗散結構」。

 再總結:身體內的能量非均勻分佈,主要就是一張立體的電磁駐波干涉圖紋」。
 

 測謊器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測謊器是測量人體緊張出汗造成的電阻改變。實際上並非電阻改變,而是體內能量因情緒波動造成的大幅分布改變。

 全息現象

經穴電測量實驗 ( 書中並未指明實驗出處 ) 發現當某一臟器出現病變,不但在十四經脈上的主要腧穴的電導能力會明顯升高,在耳朵、鼻子、腳掌、手掌、手指等常常被應用全息概念 [6] 的區域,上面的微腧穴的電導能力都會大為提高。

1970年代,數學家提出「碎形」 ( fractal ) [7] 概念,使人們得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全息律一全身的每一點都是微腧穴

下面這張圖 ( 書中並未指明實驗出處 ) 是利用經穴電測技術隨機地測量人體表面的一塊皮膚,並不斷隨機地局部放大,計算其電導的機率分布 ( 把所有的測量資料案大小排列,計算每一數值段在實測資料中出現的機率 )。
實驗證實無論在哪個區域或是哪一個層面 ( 被放大幾次 ) 進行測量,電導數據的機率分布曲線都是相似的。
而當人的心理狀態改變時,全身任何區域及所有層面上的電導數據的機率分布曲獻都出現了相似的改變。這種現象可稱為「統計的自相似性」。

64924603_2265624276862413_6788659590486556672_n.jpg

[6] 全息律  來源:百度百科

1981年,我國學者張穎清教授,在《自然》雜誌發表了「生物全息律」。
這個理論認為,每個生物體的每一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對獨立的局部 ( 又稱「全息元」 ),包括了整體的全部資訊

其理論內容重點:
1.全息元:生物體的每一個具有生命功能又相對獨立的部分,它與機體有相對明顯的邊界構成整體的全息元,分屬於不同層次。大全息元中可以再包含著小的全息元。全息元的級數越高,與整體的聯繫愈密切。
2.全息的含義:生物體每一相對獨立的部分,在化學組成的模式上與整體相同,是整體的成比例的縮小。
3.全息胚:是作為生物體組成部分的、處於某個發育階段的特化的胚胎一個生物體是由處於不同發育階段的、具有不同特化程度的多重全息胚組成的
4.細胞全能性:哺乳動物的體細胞具有全能性即發育成新個體的潛在能力

[7] 碎形  來源:大自然的幾何學:碎形

碎形幾何學(Fractal Geometry)由波蘭數學家 Benoit B. Mandelbrot 於1975年發表。

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解釋不規則、無定形且複雜的圖形,像是樹木的分枝、海岸線、雲形、樹葉、閃電等歐幾里得幾何學所無法說明的形狀。
Mandelbrot認為:碎形具有「自相似性」,意即整體圖形和部分圖形都具有相似型態,所以將碎形圖形無限放大,將會出現與原來 圖形極相似的形像,而自然界有多種形態都具有碎形特性。

我們可以為碎形下一個明確之定義,將碎形解釋成一個含有數個特質所成之集合。
如下所述,碎形影像具有三大特點:
(1) 具有「自我相似性」( self-similar ),可以不斷地產生重複。如果把圖案一直放大,會發現幾乎沒有盡頭,放大之部份與原圖某部份很類似。
(2) 碎形可以用一條簡短的公式 ( 函數 ) 來表示。 
(3) 碎形的維度 ( Fractal Dimension ) 不是整數,而是實數。 

人體的無線通訊系統

當我們把實體的物質放得很大時,我們就會發現,原來這些所謂很實體的物質,並不那樣實在,主要是由不停振動的、真空一樣的場組成的;這就是我們的現實世界。」—Itzhak Bentov

電磁場和電磁波是看不見也聽不見的幽靈,但我們可以以「馬克士威方程組」定量描述,並透過一些電子技術讓他們變得看的見也聽得見。

義大利人 Marconi 發明第一台無線電收發機以來,人類社會出現以電磁波為資訊載體的通訊系統。


1922年,莫斯科大學 Gurwitsch 教授的「洋蔥頭通訊實驗」證明了:生物之間存在無線通訊,且波段可能位在紫外線之外

於是,根據現有物理學知識,我們可以把生物體內的相互作用分成:機械、熱、化學、電磁相互作用四大類。

 我們想強調的是,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化學身體,我們至少還有另一層「電磁場身體」。
這個身體不但高度複雜,還是高度動態的,因為這個電磁場身體本身是一個耗散結構,容易受到生理、心理、測量方式的影響。

研究電磁場身體的三大挑戰:
1. 感官不可探測
2. 耗散結構的高度動態性
3. 不可分割:干涉圖是每一個波的總和,且電磁波有「遍歷現象」( ergodic phenomenon )。

 

一個電磁場身體的討論一波的共振

討論共振時,常常使用聲波和機械波的例子,而這個原則其實也適用於電磁波。
共振的特性:
1. 共振效應:把微小的能量累積起來,前提是「外力的頻率」須和「對象的固有頻率」相同且相位正確。
2. 傳遞能量速度快 ( 30萬km/s )、真空傳遞、以固有頻率的同一性識別收發者

除了以分子運動方向和波的傳播的關係來定義「縱波」、「橫波」,同樣方向運動的電磁波還可以有不同的振動方向稱為「偏振面」( plane of polarization ) 的不同。在許多有機溶液中,電磁波的偏振面會轉動。

 順勢療法

英國物理學家 Cyril Smith 指出,在水中,有許多微小的「相干區間」( coherence regions ),在相干區間內,有成千上萬的微小振子,可以透過振動來保存資訊,也可以透過共振來吸收能量和資訊。
順勢療法的藥物資訊可能以微小駐波形式貯存在這些相干區間中。由於這種微小振子的振幅非常小,所以衰減也非常慢,資訊就可以長期保存,但是一旦溫度超過70度,這種相干區間就會被破壞,藥物就會失效。

兩個音叉之間只是單頻率的共振關係,順勢療法的藥物和病人之間卻是多頻共振,所以藥物就有高度的特異性,並且可以傳遞微弱的信號。

電磁波共振的基本要求,就是雙方振子的相似性→principle of similarity
電磁共振使能量從振福大的振子向振福小的振子轉移→potency rule

 信

對人類來說,並不可能得到世界的真實圖像,科學家所能做的,只是對我們的感覺和得到的實驗資料進行分析,然後得出一個沒有內在矛盾的解釋。
在這樣一個感覺及資料的組織和分析過程之中,「信」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

從共振的角度看,所謂「信」就是一種「調諧過程」( tuning procedure )。

 脈輪

見下

 

人體的佛光

 人造佛光證明人體電場強度與經絡的關係

1926年,俄羅斯電工 Kirlian 發明了「科里安攝影技術」,用3000伏特的高壓電,短時間通過物體,使物體充電後釋放能量,產生放電花紋 ( discharge pattern ),將之用底片記錄下來。
他發現不僅人體會出現這樣的放電花紋,連在植物上也可發現,並且隨生理狀態改變。
若用許多高壓脈衝來代替一次性脈衝,並在暗室中進行慢速攝影,可以得到與經絡相對應的光線。

1970年代,德國醫生 Peter Mandel 用科里安技術進行指尖攝影,發現指尖的輝光如光環,而出現缺口的光環對應了該經絡的疾病。
這種放電花紋的形狀和人體電場強度的分佈密切相關,說明了人體電場這種耗散結構與經絡的關係。

 人體內的佛光

1980年代,張長琳教授請氣功師傅對核糖核酸溶液發功,發現吸收光譜在219nm的地方,出現了高出對照組三倍的高峰。

1991年,德國生物物理研究所測量生物體超微弱磷光 (luminescence),把生物體放在絕對黑暗的測量相中,用光電倍增管(photomultiplier),一個一個數從該生物體內發出來的光子數目。該實驗顯示,所有的生物體都在不停地發光,但這種光非常微弱,一般每m2/s只發射50-100個光子,並受到生物生理狀態的影響。另外發現,不論用什麼方式殺死生物體,臨死前,發光強度都可增加上千倍。

1993年,俄羅斯科學院將原本監測衛星紅外線和微波的鏡頭轉向人體,發現人體不停地輻射出各種各樣的射線。

 脈輪與丹田

用物理學的話試著假設,丹田或脈輪就是波的聚焦中心。當波遇到一個曲面時,就可能被反射而會聚在某一點或某一小區域中,在這個小區域中,波的密度特別高,也就是能量的強度特別高。

事實上,我們發現人體的顱腔、骨盆腔和胸腔,就是一個很好的聚焦曲面。這也許就是形成上、中、下丹田的實體解剖結構

 

針灸與人體內的電磁駐波

除了「引入外源電磁波」來改變體內電磁場和能量的分佈之外;另一個改變電磁波駐波干涉圖紋的方法,就是「改變諧振腔的邊界條件」。
諧振腔的邊界條件改變即使微小,也會導致駐波干涉圖紋和固有頻率的大幅變化。

Stockmann 實驗發現將小干涉放在能量密度最高的地方 ( 許多駐波的波峰集中之處 ),會引起干涉圖案的大幅變化
這也就是為什麼針灸必須紮在關鍵位置上,也就是穴位

舉例來說,當某個臟器出問題→它的固有頻率就會改變→形成異常的駐波→這個異常的駐波會使得某個點上的能量異常升高 ( 電導異常升高 )→若將針插進這個特定的點 ( 腧穴 ),等於扎進這個異常駐波的某個波峰上→這個舉動可以最有效地破壞這個異常的駐波。

 電磁波傳播速度非常快,最快可到每秒鐘30萬公里。但循經感傳的速度卻每秒不到10公分,干涉圖紋甚至狀態轉換需要幾十分鐘。
1959年,張秉武提出「波的群速度」,意指波導管或諧振腔內許多波一起運動,產生互相干涉的宏觀信號,這些宏觀信號的傳播速度比單個波要慢得多,而且波越多,這些宏觀信號傳播速度就越慢。

 

進一步科學研究的目標 

整體和非線性理論系統建立 ( ex.分歧理論、混沌理論、突變理論、碎形理論、相干化理論 ) →改變思維方式

 

個人心得後記:

這本書可說是深入淺出,用大眾都能接受的語言,集針灸理論於大成的優良讀物。

不過這本書回答了「經絡與穴道究竟存不存在」和「如果存在,經絡與穴道究竟是什麼」。
卻尚不能很好地回答療效方面的問題 ( 畢竟這本來就不是本書重點 )。

 

附錄:「物質世界」神像倒掉以後—關於世界和生命本質的對話 專訪節錄 ( 推薦閱讀全文 ) 

張:量子力學突破了西方關於物質和精神的二元對立,實證了東方對於物質和精神互相滲透和依存的洞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轉換關係式」,說明有質有體積的物質,可以完完全全地變成虛無漂渺,幽靈一樣的能量,並消失在真空之中;而反過來,真空又可以變成萬物。

英國的理論物理學家Dirac 預言了「正電子」的存在。如果我們這個世界上普通的「負電子」遇到了我們這個世界上罕見的「正電子」,就會出現「湮滅反應」,這時,兩個電子都消失了,都變成了虛無漂渺,幽靈一樣的能量。
後來,物理學家又發現,除了「正電子」之外,還有「負質子」、「反中子」等等。也就是說,還存在一個與我們這世界相反的「反物質世界」。如果我們這個物質遇上了那個「反物質世界」,那麼,這兩個物質世界,包括我們這些物質世界中的芸芸眾生,也都會立即消失,都變成虛無漂渺,幽靈一樣的能量。

廖曉義:像古人說的「幽靈世界」。

張:科學家多年來一直在尋找電磁波的粒子傳播媒介,甚至發明了一種假說,叫做乙太(either)。然而越來越多的現代物理學家終於發現,所謂「乙太」,也許就是「真空」。也就是說,電磁波的傳播媒介,就是什麼也沒有的「真空」。

「真空」不但是電磁波的傳播媒介,而且也是世界的本源所謂「電磁波」,只不過是真空的漲落,就如水面的漣漪,只是真空中的一種波動。而所謂「粒子」,只不過是電磁波的波包,或者說是耗散結構裡的「駐波」。所以,不論是電磁波還是粒子,都來源於虛無。
真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具備了無限豐富的資訊。

廖:形而上為道、形而下為器,精神與物質只是精微聚集的程度不同而已。萬物有靈這個古代生活常識,被現代人說成是迷信。

張:量子力學不僅填平了物質與精神對立的鴻溝,也泯滅了主觀和客觀的絕對界限
在波爾的指導下,海森堡用數學的方法,定量地寫出「測不准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 )。「測不准原理」定量地說明了「觀察者」,「儀器」與「客體」這三者不可分割這一基本問題,說明客體總是受著觀察者以及觀察儀器的影響,因觀察者以及觀察儀器的改變而改變,我們並不能建立一種沒有人類參與的,絕對客觀的科學系統。

長期以來,人們還有一種誤解:認為科學是絕對客觀的,任何主觀的成分都是科學聖殿中的魔鬼。其實,第一個無意中把「觀察者」這個魔鬼引入科學聖殿的倒是愛因斯坦。他發現,連時間的進程和空間的大小都決定於「觀察者」的狀態。所以,從二十世紀初開始,科學早就不能絕對客觀了。
這個科學聖殿中的魔鬼就是我們人類,或者說是我們人類的有限性

目前流行的,把精神和物質分裂,甚至對立的看法,是來源於古希臘的觀點,並不是中國文化中產生的。

廖:如果用兩個字來描述量子世界的存在規則和運動規律,是什麼呢?

張:那就是和諧。和諧不是「無序態」( chaotic state ),也不是「高度有序態」( perfect ordered state ),是一種建設性相干態

其實,可以用一個小學生也能看得懂的數學公式來表達「和諧」與「美」。那就是1十1=3。
我們都學過1 十1=2,那也不錯,不過那是「無序態」的數學公式,既不是「和諧態」( coherent state ),也不是「高度有序態」。「高度有序態」的數學公式是1十1=1,就如儀仗隊一樣。「和諧態」更不是相互對抗的1十1=0。
「和諧態」是1十1=3,就如一對完美配合的芭蕾舞演員一樣,每人都保持獨立性,但同時又保持無限的、合作的可能性。

中國古人把這種和諧叫做「陰陽平衡」。這種陰陽平衡的和諧的度是能夠用物理學測量的。
《看不見的彩虹》以人體和諧程度為例,講述了從哲學概念中的「太極圖」是如何發展到科學的,定量的「和諧金字塔」。

141G0126061.jpg

「太極圖」是由左右黑白兩半組成。黑代表「陰」,白代表「陽」,表示一種動態的「陰陽平衡」。
因為是動態,所以狀態總是在「太極圖」內不停地轉動。陰陽不但相互對立,相互補充,還相互轉換。

張:在人的「化學身體」的這一層,有著眾所周知的守恆定律,就是「物質不滅定律」

人的「電磁場身體」( electromagnetic body ) 按印度哲學的七層身體來看,也許可以看成是「第二層身體」。這裡有「能量守恆定律」( conservation law of energy )。換句話來說,在物理學,還有一個有關能量「生死輪回」的不滅定律。

然後,愛因斯坦又發現了「質能守恆定律」( law of transformation between matter and energy ),從而把「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合成了一個定律,這一來,物質的「生死輪回」與能量的「生死輪回」就合成了統一的不滅定律。就接近印度古人和猶太古人所悟到的輪回真諦了。

廖:在《看不見的彩虹》中談到了一種嚴重的失落和迷茫:現代物理學中關於空間、時間和物質的知識,並沒有得到主流的自然科學家,尤其是醫學、心理學和社會學家的認識。

張: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停留在過時的「粒子圖像」之中;越來越多的生物學家開始考慮「形態建成場」(morphogenetic field)和「生物場」(biofield)等非粒子的問題;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考慮「能量醫學」( energetic medicine)等問題;越來越多的生理學家,開始注意某些對電磁場有特殊敏感性的病人;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開始考慮到,某些所謂精神病患者,可能真是與靈性世界有所溝通,至少是看到了一些我們看不到的那一部分世界。

 

後記於10/20:2015年馬斯克對話錢穎一

錢穎一:你在很多場合都提到物理學,你喜歡物理學。你說過,物理學第一原理(指最基本的物理學定律)能幫助你思考複雜的事情。能否告訴我們,或舉一些例子,為什麼物理學第一原理對你來說這麼重要?對你的生活與思維方式到底有什麼影響?

馬斯克:想理解那些反直覺的新事物,我覺得物理學提供一個最理想的研究框架。比如說,量子力學就是違背直覺的,現實世界似乎並不是那樣運轉,而事實就是那樣,並可以通過實驗高度精確地驗證。物理學之所以能夠在這些反直覺領域取得進展,就是因為它將事物拆分到最基本的實質,再往上推。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方法,事實上也是瞭解新事物、探索未知領域的唯一有效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非常善用類推方法,我們做別人正在做的事情,做些微小調整。類推提供了捷徑,不需要大量思考,這在日常生活中沒什麼問題。我們不可能萬事都用物理學第一原理,那需要太多計算但第一原理對於瞭解新事物極其重要。

錢穎一:你的觀點是,如果一個人想真正有創意,就要從第一原理來思考問題。所有事情回到事物的本源,這樣才能變得有獨創性,否則還是在類推的基礎上做些改變?

馬斯克:如果用類推,你無法知道什麼是真正正確,什麼是真正可能。類推看上去很有說服力,但用於創造,只是傳說。

錢穎一:你的觀點非常發人深省,因為我們喜歡類推,因為類推是捷徑。

馬斯克:人在大多數時候都需要這樣,不然沒法生活。

錢穎一:平時生活中使用類推。但是想要創新和有獨創性,就必須回到第一原理。這是關鍵?

馬斯克:對的。

...

馬斯克:物理的基礎理論是最有用的。物理學的思維框架是迄今為止最有用的框架,有助於瞭解歷史上第一位科學家如何學習,他們如何改變了學習方法,他們如何改變分析框架,知道某種方法比另一種方法更好。《物理101》就是最有用的,只要好好研究《物理101》,就能發覺它是最有價值的。
另外,我覺得量子力學也很有趣,量子力學現象總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卻都是真實的。量子力學很難學,因為量子力學極其違背直覺。你在其他很多領域都可以用直覺,但對於量子力學,你不能用慣常思維方式推斷,因為你的直覺是無效的,所以量子力學很難。此外,量子力學還結合了大量高等數學與統計學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