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howLargeImage.JPG

和前一篇 王唯工《氣的樂章》相同。此篇文章是讀《水的漫舞》,略作整理。
文章的內容均取自於本書,只是根據自己的心得重新將字句分門別類,也以便日後重讀。若有不是出自於本書的圖片,會在圖片旁標註。

使用須知:中醫理論眾說紛紜,以下文章均出自於《氣的樂章》,僅代表作者本人看法。(注)則代表我讀這段之後的個人解讀,與原著無直接相關。因此這篇文章僅可視為個人讀書筆記,不可直接等同於著作本身,有興趣的人還須查閱原著,以免受到誤導。

 

70%的血液留在靜脈中

1995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三位學者發現,在胚胎發生早期,各種物種的橫切面都被相同的基因決定 ( 電影《滅絕》( Annihilation ) 就有使用這個發現來設計劇情 )。也就是說,可是身體的橫切面為我們的緯度。
由於經絡走向都是縱向,我們因而推測,這些縱向的座標—也就是經線—是由經絡決定。
身體這個非常複雜又井然有序的大綱—以基因為經,經絡為緯—終於組成了。

運送在這個網子之中的是血,而推動血前進的就是氣 (「養氣」是一種諧波,會改善循環;「殺氣」是一種震波,會破壞循環 )。而人體血液大約70%都在靜脈,這個分配方式看似效率低,其實是節省能量的做法
可以把人體視為動脈、靜脈、淋巴三組網子構成的大綱,唯一的能源就是心臟的跳動。動脈這個網子是利用共振以達最大效益,但到了靜脈端,能量已消耗殆盡,主要依靠瓣膜和肌肉來推動血液前進。這個設計之下,船不需要動力,只要移動柵欄(瓣膜)即可,但要有很多的水(血)幫忙,因此如果不多存放些血在這裡,靜脈的回流就很容易中斷。

如果要節省血液就必須增加動力,在兩難之間,演化選擇了節省能量
 

酸液的產生

細胞燃燒後產生的廢氣CO2,會在組織間液中以以下方程式產生H+:
CO2 + H2O ↔ H2CO3 ↔ H+ + HCO3-

不同於 CO2 和 H2O 可以自由通過細胞膜,H+ 和 HCO3- 有了電性,只能留在細胞外面,並且因為電性吸引更多水分子,進而產生積水

細胞中有很多蛋白質大分子,加上細胞內磷酸鹽濃度為外面的十倍以上,因此細胞內PH值非常穩定。
在細胞之外,H2CO3就成為影響酸鹼變化的主要角色

 

紅血球 ( 新血 ) 在酸液代謝中的角色

紅血球為了降低血中 CO2 的濃度,擁有一種能促進以上方程式往右的酵素 Carbonic anhydrate ( CA ),盡量把 CO2 收進來製造 H+和 HCO3-。

chloride-shift.jpg圖片來源

又為了避免產物過高使方程式往左的可能性:
1. 血紅素演化出吸收 H+ 的功能 ( 與HbO2產生 HHbO2 )
2. Cl- 與 HCO3- 交換 → 讓 Cl- 與 H+ 形成 HCl 以容納更多 H+;隨侍在細胞外的 HCO3- 則是 CO2 準備運出紅血球的幫手 ( ex.紅血球流到肺泡附近時 )

酸水積聚

大塚敬節《皇漢醫藥訣》:
「人體 60-70% 為水,其中 4.7% 包含於血液中。56.8% 包含於筋肉中。6.66% 包含於皮膚中,而為健康體,則保持此等之調節也。
亦有水毒之意,在名醫方考,稀者則曰,稠者則曰,有此二者之區別,然則痰飲云者,為留飲之意。
溢飲,今日所謂水腫,在金匱要略,則為飲水流行,歸於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
支飲,為水停心下,氣息喘滿者,適與支氣管炎及喘息等種種相當。
伏飲,則為水毒潛伏,當觀其他之外證、脈狀(脈多沉緊)、腹證,而可知其病之所在矣。
水毒,即為不可有之賊水,此病原因有三個機轉:第一,水毒自身有毒素。第二,浸潤於全身之組織,使減弱其機能,容易細菌之侵入與繁殖。第三,水毒之停滯致於諸種臟器,起壓迫症狀
臨床之際,其因本於單純之水毒,而為疾患者,殊不多見,最普通者,為與瘀血結合,或與食毒併合,呈為複雜之狀。」

細胞外間隙幾乎是完全相連,在健康的情況下,這個間隙會因表面張力而維持得很小;
但若在不健康的情況下,這個間隙變大了,就會有酸水堆積,造成氣血不順暢。

大腦有BBB嚴格控管進出物質,只能燃燒葡萄糖,因而頭腦產生的 CO2 和廢熱都是最多的
這些酸水的排除需要依靠頸子,雖然頸椎為了自由活動而不能打直,但肌肉的垂直排列提供了很多垂直的細胞間隙,讓頭上的酸水可以順流而下,並且長了很多淋巴結幫忙加強收集酸水或廢物。
頭腦長在身體最上面,一則散熱容易,二則好讓廢水往下排。
頭腦是酸水產生最多的地方,而頭上酸水排放主要經由後腦杓、脖子走到後背去。打哈欠是為了伸展這些地方的肌肉(不是為了缺氧),跟用腦過度也總想用力抓後頸部、中暑在這些地方刮痧的原理相同。

在身體中,繼頭腦的下一個集水區就是腹腔。人的下腹腔有一段向前彎曲的脊椎及尾椎,如果屁股不後翹,這段向前彎曲的脊椎就會盛滿了酸水。( 翹屁股還有一大好處—命門易鬆—心臟會更強 )

腳—尤其是腳趾—剛好是身體的最下端,各地的酸水最後都流到這裡來。腳會有異味的人,表示腳還有能力將這些廢物排出去。若排出不順,成為黴菌滋長的溫床,就會產生香港腳。
手也有相似的功能,因而形成富貴手。

汗腺會像腎臟一樣協助排酸,方式是將 H+ 直接排出去,但為了電性平衡,會加上 Cl- ( Cl- + H+ → HCl )。
HCl 是強酸,所以身體除了在表面形成油脂層,也將另一個廢物 NH3 與 HCl 一起排出 ( NH3 + HCl → NH4Cl )。
NH4Cl 這個分子一到達皮膚表面,會立刻反方向作用再形成 NH3 揮發走。
NH3 和HCl 就是汗臭味的來源。

 

水腫五階段

第一階段水腫:
血液停滯,組織開始酸化,PK=6.1 ( H2CO3之PK值 ) 左右。
颳風 ( 氣壓低 )、下雨 ( 溼氣重 ) 時,循環壓力變大,身體若一時反應不及,就會出現骨頭酸痛,此即為第一階段水腫。

第二階段水腫:
細胞沒有新血供應,進行無氧代謝,乳酸使組織酸化至PH=4左右 ( 乳酸之PK值=3.8 )。

第三階段水腫:
細胞膜電壓不能維持,神經細胞失去穩定度,出現交感神經失調、情志疾病等。
這個階段的水腫最容易發生在腦子,其他如關節、肌肉深部也是最容易積酸水的病灶。而皮膚是不會產生這種酸水的
到此階段為止,水腫都不容易由外表看見,一旦改善循環,完全可逆

第四階段水腫:
細胞膜開始被破壞,蛋白質流出,這就是一般所熟悉的「水腫」( 西醫常言的狹義「水腫」)

第五階段水腫:
細胞開始溶解。

 

運動

改善循環:
氣功、有氧運動最重要的就是不用大力、快速,使心肺功能及血液循環增加所產生的益處( 血中氧氣濃度增加 )大於其壞處( 肌肉收縮所消耗的氧氣 )
香功能以手臂搖擺來誘導不同位置的肌肉,活化擴張肺臟 ( 平時呼吸僅用肺臟1/2的空間左右,用力深呼吸才能用到八、九成 )。

排酸水:
酸水總是聚集在這些組織 ( 肌肉深層、骨節、筋腱)的中心處 ),用力拉長這些組織,才能把藏在其中的酸水請出來。
所以要盡可能用力伸展,在最大伸展狀態定位 ( 伸展時會消耗ATP,但鎖住定位後不會消耗能量 )。
( 這似乎有點軟傷科的概念。以我做過病人的經驗,醫生幫我以這樣的方法治療後 ( 不用強力,只是幫我盡量伸展並定格 ),我整個人像被澆過薄荷油一樣涼涼的 )

瑜珈、太極拳是排酸水最有效的運動。

矯正姿勢:姿勢正了就能打擊虛胖消水腫!簡單3招
至篇文章其實就是整理 王唯工教授 在本書中說的三個運動。

 

身體能量的來源

我們日常用的能源有兩大類:煤(由碳水化合物脫水而來,多由植物產生)、石油(由脂肪轉化而來,多由動物產生)。煤是能量較低的燃料,且產生的CO2較多石油是能量比較高的燃料,且產生的CO2較少
同理應用在人體上,身體中常用燃料有兩大類,一種是碳水化合物,一種是脂肪

一個分子的葡萄糖完全代謝後,可產生 36-38 個ATP ( 66%為可用能量,34%為廢熱 ),6 個 CO2,即為每個碳原子燃燒成一個 CO2 分子可產生 6.3 個 ATP
脂肪在身體燃燒,每個碳原子燃燒成一個 CO2 分子可產生 8.4 個ATP ( 86%為可用能量,14%為廢熱 )。
CO2:如此可知產生同樣多的能量 ( 有用的ATP ),脂肪產生的 CO2 為碳水化合物的 75%
廢熱:且脂肪產生的廢熱只占產生能量的 14%,碳水化合物為 34%,如果再考慮ATP產生量 ( 8.4:6.3 ),則生成一個ATP,碳水化合物產生的廢熱可是脂肪的兩倍左右 ( 因此夏天如果怕熱,食物中脂肪的比例就要提高 )。

活的動物在燃燒產生能量時,先燃燒碳水化合物,不夠了才燒脂肪;而儲存時,一部分碳水化合物會直接儲存,大部分會轉為脂肪形式儲存
( 燃燒脂肪時,一定要用到代謝碳水化合物的中間產物,所以一定要吃碳水化合物,脂肪才能燃燒。若完全不食用澱粉以阻止脂肪燃燒,易使身體改為燃燒蛋白質,產生高酮血症、肌肉萎縮、肝腎衰竭 )

我們每天消耗的蛋白質約20-30g,為了順利補充不同種類的胺基酸(不是每一種蛋白質中都有全部的必需胺基酸),我們大約需要吃進60-70g的蛋白質。多出來的這些40g左右的蛋白質,就被拿來做燃料。
所以蛋白質在人體主要是用來拆解成胺基酸,補充體內蛋白質,產能只是額外功能( 我的想法是,如果想要增加肌肉 ( ex.過瘦、成長期 ),就要補充蛋白,但不是蛋白質不應被當作能量主要來源 )

我們每日用的ATP只有 10%左右由蛋白質而來
總括來說,胺基酸每生成一個 CO2( 燃燒一個碳 ),只能產生 5 個ATP,比碳水化合物的6.3還低( 因為胺基酸在進入製造ATP的流程前須先消耗能量把氨基丟掉 )。
胺基酸產生的廢熱也最多,約是油脂的 5-6 倍,碳水化合物的2倍
此外,燃燒胺基酸除了 CO2,還會產生另一個廢物—,造成腎臟負擔。

自製表格:

  葡萄糖 脂肪 蛋白質
ATP / 燃燒一個C ( 產生CO2 ) 6.3 8.4 5
廢熱 / 產生一個ATP 2 1 5

 


減碳飲食

1. 一天熱量攝取依身材大小,落在2000-3000大卡之間。控制飲食總熱量。多吃一分油脂,就要減三分米飯或二分麵。
如果覺得不飽,就多吃纖維素。
在不超過總熱量的上限下,比例取1/4以上的油,1/4以下的碳水化合物較為健康。

2.不喝含碳酸類的甜飲料。

3.不吃加了大量精製糖的食品。

4. 多吃脂肪,少吃碳水化合物。

57430309_2555599274453519_6482212084779057152_n.jpg 圖片來源:本書

細胞燃燒時,第一優先是碳水化合物,第二優先是飽和油,第三才是不飽和油。
所以只要油品中有兩、三成以上是不飽和油,那麼每天吃入的飽和油幾乎都會燒完,不用擔心會沉積在體內

飽和油、不飽和油、轉化油三者中,轉化油是最不好的。不飽和油膽固醇較低,但不耐高溫。因此,蔬菜以飽和油熱炒為主要充飢元素。不須熱炒的食物如沙拉,使用不飽和油做為沾醬

澱粉、醣類的分解適合鹼性環境,蛋白質的分解適合酸性環境。因此同時吃兩種食物就要細嚼慢嚥,免得延長食物在胃中停留的時間。

食物的酸鹼性是由食物抽走營養成分後的灰渣來判斷,其實很難說有意義。
酸性身體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合理的警告

西藥多是含鈉或氯的鹽,藥吃多等於鹽吃多,容易引發水腫。

細菌發酵過的麵,有較多樣的營養成分( 以發粉發酵的就沒有這個優點 ),但同時也會放出大量的 CO2。所以如果營養已經足夠,應該選擇不發酵的麵食,以減輕 CO2 的負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z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